文化建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建设 > 正文
砀山县文化惠民“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2024-02-07  

   

  近日,砀山县“文化惠民”送戏进社区活动在砀山金悦城举行,县演艺公司人员演唱四平调戏曲《白蛇传》,吸引市民前来观看,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春节临近,砀山县开展的送戏进社区活动,让戏迷们就近享受传统戏曲的魅力,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你看,演员的情绪时而欢快时而悲伤,节奏时而舒缓时而紧促,唱出了砀山四平调戏曲四平八稳的唱腔,声音婉转,细腻传神,给我们老年人带来了欢乐。”听着戏曲,砀城镇东关社区的“老戏迷”张大爷高兴地说。

  去年以来,砀山县精准对接群众戏曲文化需求,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提前谋划、周密部署、严格把关、务求实效,精心组织文化惠民“送戏进万村”工作,全年演出166场,完成演出任务的110%,让文化惠民成果真正惠及到广大农民群众。

  “根据群众的需求,我们督促演出单位精心编排,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整场大戏、折子戏,让群众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爱看什么就看什么,真正做到把戏曲送到群众身边。”砀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保证演出质量,砀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对参演单位提出明确要求,经过评选,砀山县演艺公司(原砀山豫剧团)获得参演资格,并出色完成了全年的演出任务。砀山四平调起源于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是稀有的优秀地方剧种,被评为国家级非遗。“我们砀山演艺公司与砀山职高共同开办戏曲班,精心排练大型古装剧砀山四平调《白蛇传》《小包公》,并在全县公演,群众反响较好。2024年1月,砀山县演艺公司被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2023年度安徽省‘送戏进万村’最佳演出院团。”公司负责人毛文建说。

  砀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积极开展“惠民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不断创新群众文化活动载体和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全年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1000多场。

  同时,该县高效利用全县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4个公共文化场馆,镇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5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66个。2023年,全县新建4个城市阅读空间,实现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全覆盖,农家书屋数字化实现“全覆盖”。

  砀山县还结合“砀山酥梨”的品牌优势,成功举办2023年中国砀山酥梨音乐节。同时,通过举办梨园音乐会、梨小萌青春音乐会等文化惠民活动,充分发扬本土文化优势,进一步带动砀山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拂晓报 李艳龙 记者 路杨)

编辑:詹翔
一审:李杰群
二审:李媛媛
三审:李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