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不利因素来袭,美国造车新势力面临“生死时刻”

2024-05-17 06:4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郭跃)

多重不利因素来袭,美国造车新势力面临“生死时刻”

2024年05月17日 06:41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译:姜智文

  回顾2020年到2021年,资金充裕的造新势力努力将现金和流量转化为销量;如今它们的资金正在耗尽,加之电动汽需求放缓和传统汽制造商加速入局,部分弱势造新势力已经倒下,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失败者”。

  当前,Lordstown Motors和Arrival已经申请破产;Fisker还在努力续命;Rivian和Lucid相对安全,但一季度亏损总额超过21亿美元。“我们看到的不是造新势力整合,而是一个新生物种的消亡,”罗伯特·费舍尔说。

  据美国汽新闻网报道,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初创公司,到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汽制造商,特斯拉的逆袭催生了一大批追随者。在2020年-2021年期间,美国多家造新势力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合并上市。

  但造新势力们的发展之路并不顺利,有的在大量“烧钱”之后宣告破产;仍在坚守的企业何时实现盈利,充满不确定性。其中,Lordstown Motors和Arrival已经申请破产;Fisker还在努力续命;Rivian和Lucid相对安全,但一季度亏损总额超过21亿美元。

  “我们看到的不是造新势力整合,而是一个新生物种的消亡,”汽研究与咨询公司SBD Automotive电动汽领域负责人罗伯特·费舍尔(Robert Fisher)表示。

  理想与现实

  作为美国造新势力的代表,Nikola、Lordstown Motors、Canoo、Fisker以及Lucid都曾承诺会有闪电般的产品开发速度和特斯拉式的成功。他们认为,按照此前的规划,应该能迅速壮大自身规模。

  然而,“没人能想到,实现这一目标的征程会如此艰难。”Needham & Co.分析师克里斯·皮尔斯(Chris Pierce)说。

  自去年以来,造新势力被迫接受求“性价比”,就连特斯拉也不得不大幅降价,以应对电动汽需求降温。Stellantis集团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 Tavares)警告称,传统汽制造商已经开始认真考虑生产电动汽,汽行业可能会出现一场“逐底竞争”。

  以Lucid为例,在2021年预测全年汽交付量将达到9万辆,收入将达到99亿美元;但在最近的财务业绩报告中,Lucid称今年只能生产9000辆汽。好消息是,Lucid今年一季度亏损6.85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7.8亿美元;营收增长16%至1.73亿美元。

  “重要的是,自2021年来发生了太多的事,包括史上最严重的供应链中断、宏观经济下滑和利率越来越高。Lucid发言人杰西·卡普托(Jesse Caputo)表示,“像许多公司一样,Lucid受到了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破产与挣扎

  截至目前,部分造新势力已经宣布破产。今年2月,英国电动汽制造商Arrival申请破产保护,将资产出售给Canoo,后者也是一家初创公司。今年一季度,Canoo亏损1.107亿美元,并在上个月称对能否继续经营存在“严重怀疑”。

  即便是已经申请破产的造新势力,可能仍面临许多麻烦。以去年已经申请破产的Lordstown Motors为例,今年2月仍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指控,称其夸大了对Endurance电动皮卡的需求。

  此外,也有造新势力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今年2月,Fisker发出持续经营的警告,其制造商麦格纳在一季度的财报中表示,“假设菲斯克Ocean不再生产”。

  生产商用的Mullen Automotive在2023年进行了三次反向股票拆分,将现有股票合并以提高股价,但这并未提高公司的整体价值。本月,Mullen Automotive对自身能否继续经营表示“严重怀疑”。

  “这就是市场经济,”Mullen Automotive首席执行官大卫·米歇尔(David Michery)说,“每家造新势力都‘有本难念的经’,包括特斯拉。”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的利润遭遇六年来新低,并被迫降价刺激销量,但库存仍从上季度的15天增至28天。

  机遇与未来

  当然,即使经济下滑,整个行业也会有利好消息。今年3月,Lucid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的一家子公司筹集了10亿美元;Canoo近期与一家涂料制造商签署了一项汽销售协议;Mullen Automotive本月宣布1.5亿美元的融资承诺。

  但在部分造新势力努力寻找生存空间的同时,传统汽制造商也在自力更生。当前,传统汽制造商正加速推出电动汽,它们拥有品牌认知度、成熟的服务和售后网络,以及良好的现金流。

  根据凯利蓝皮书的数据,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在美国电动汽市场的份额略高于51%,低于去年同期的60%以上。“传统汽制造商推出的电动汽让造新势力举步维艰,它们还有更具吸引力的产品。”皮尔斯说。

  回顾2020年到2021年,资金充裕的造新势力努力将现金和流量转化为销量;如今它们的资金正在耗尽,加之电动汽需求放缓和传统汽制造商加速入局,部分弱势造新势力已经倒下,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失败者”。

  “在成立之初,造新势都想成为‘下一个特斯拉’,”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亚当·乔纳斯(Adam Jonas)说,但结果证明,这是一个代价高昂的策略。(中国经济网 姜智文/编译)

(责任编辑:郭跃)

国务院1.jpg
欢迎投稿

欢迎投稿汽车行业各类文章,相关稿件请发至:ca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