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涛不绝:马太效应初显?传统新能源市场份额创新高

2024-05-17 06:4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郭跃)

涛涛不绝:马太效应初显?传统新能源市场份额创新高

2024年05月17日 06:43   来源:中国经济网   记者:郭涛

  4月,传统新能源维持八席全自主名额,合计销量达47万辆,同比增长38.1%;市场份额达到69.4%,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同时,比之3月,传统新能源份额有着2.2%的提升,且近六成由榜单上半区四家企业贡献,市场集中度有着明显提高。

  对于后市走势,乘联会方面表示,在车市新品价格战阶段性降温之下,随着国家“以旧换新”的政策落地实施、各地相应政策措施出台与跟进,市场观望群体消费热情被激发,有益于未来几个月的车市逐步走强。

  价格不稳等因素导致消费者观望情绪浓重,使得4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同环比均小幅下滑,连带新能源乘用车零售亦是出现环比下滑。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67.4万辆,同比增长28.3%,环比下降5.7%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车的新车价格战带来一定增量,但持续性不强,内部分化严重。”对比来看,4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零售市场份额达到64%,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而合资品牌则是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4.3%

  这一点在乘联会发布的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TOP10排行榜中体现得更为明显。4月及前4月,传统品牌仍维持八席全自主名额,但所占市场份额比之上月则是分别提升2.20.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在4月榜单上半区的四家企业市场份额为55.5%,比之3月提升1.3个百分点;而下半区四家企业份额13.9%,仅比3月提升0.9个百分点。可以看出,4月传统新能源所提升的2.2个百分点,有近六成来自榜单上半区四家企业,市场集中度有着明显提高。

  整体来看,4月,传统新能源合计销量47万辆,同比增长38.1%;份额达到69.4%,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前4月,传统新能源合计销量同比增长42.0%166.2万辆,份额亦是接近七成,达67.8% 

  企业层面,比亚迪在“荣耀版”车型策略推动下,继3月回到月销30万辆+水平后,4月延续升势。比亚迪官方批发数据显示,其4月销售313245辆新能源车,较去年同期增长48.96%,环比3月微增3.57%1-4月,其累计销量已达939508辆,同比增长超23%

  另一方面,在“电比油低”的口号之下,比亚迪财务数据依然亮眼。比亚迪一季报显示,其营收同比增长约4%至1249.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1%45.7亿元;毛利率更是达到21.88%,实现了4.02个百分点的同比增幅。

  据比亚迪王朝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路天此前透露,比亚迪集团2024年销量目标,为2023302万辆基础上保持20%以上的增长,即362.4万辆。截至前4月,其今年的目标完成率为25.9%,在接下来的8个月需达到月均33.56万辆。

  比亚迪之外,吉利汽车4月上升一位来到榜眼位置,旗下吉利、领克、极氪均表现出色。尤其极氪于510日正式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引得业界关注。作为吉利旗下高端纯电豪华品牌,极氪于20214月成立,至实现IPO37个月,由此刷新新能源车企最快上市纪录。

  截至目前,极氪已推出极氪001、极氪X、极氪007和极氪009四款车型,北京车展上刚刚首发亮相其第五款车型极氪MIX,已累计交付车辆超24万辆。未来,极氪将以上市为契机,进一步升级治理结构,实现全球合规、透明的可持续发展。

  从榜单下半区来看,赛力斯依然值得关注。今年以来,赛力斯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4月销量同比增幅更是超过7倍;前4月增幅亦是超过6倍,累计销量突破11万辆。凭借于此,赛力斯一季度成功实现净利润转正,达到2.20亿元。

  对此,崔东树也表示,在4月的新能源乘用车市中,以赛力斯等为代表的增程式电动车市场表现强劲。增程式有效弥补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应该属于纯电动的新分支。

  此外,奇瑞汽车以接近2倍的同比增速,成为继赛力斯之后,4月传统新能源榜单中增速第二的车企,展现着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此前所说的在新能源领域将“不再客气”。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奇瑞集团旗下四大品牌皆是进入产品“爆发期”,为今年的新能源“加速跑”打下基础。在刚刚过去的4月,奇瑞集团一系列高性能新能源产品密集上新,奇瑞风云T9、星途星纪元ET开启预售;捷途山海T2正式上市;iCAR V23X25iCAR 03T,风云量产概念车E06、星途E08概念车等纷纷完成全球首秀或亮相发布,推动其燃油、混动、纯电、增程的多动力产品阵容进一步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4.8%6.5%,降幅均有收窄。对此,乘联会方面表示,在车市新品价格战阶段性降温之下,随着国家“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实施、各地相应政策措施出台与跟进,市场观望群体消费热情被激发,有益于未来几个月的车市逐步走强。(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涛)

  相关阅读:

  涛涛不绝:"价格战""宣传战"交织,传统新能源迎"开门红"

(责任编辑:郭跃)

欢迎投稿

欢迎投稿汽车行业各类文章,相关稿件请发至:ca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