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jpg
  • 金色字体.png
  • 金色字体.png
中国文明网 |红星新闻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菜市书屋升级到2.0版“小角落”撬动“大幸福”

发表时间:2024-05-17 16:14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周 亚

居民在菜市书屋内阅读书籍

 “阿姨,今天的血糖还可以,不高哈。”5月15日8点多,青白江区嘉泰农贸市场菜市书屋外就已经热闹起来了。附近的居民依次排成两列等待义诊,社区医院的医生拿出仪器量血压、测血糖,并向大家宣讲各项惠民健康政策。

  该菜市书屋自运行以来,经常开展这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截至目前,成都已建成52个菜市书屋,免费向市民开放。近来,成都的首批试点菜市书屋已升级到2.0版,将菜市书屋变成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和社区服务站,从单一的公共阅读空间升级为市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小角落”撬动“大幸福”,城市的文明与温情尽显。

  菜市嵌入社区服务

  画好“15分钟便民生活圈”

  “有了菜市书屋,可以一边做生意一边看书,两不误。”在嘉泰农贸市场菜市书屋,商家可以将图书借出阅读,这恰好满足了商家王琴的需要,“我平时喜欢看书,无奈时间琐碎,很难实现,现在多了个选择。”

  菜市书屋在不同程度上满足着商家的各种需要。“周末时,孩子可以去书屋写作业、看书,我放心多了。”商家黄绍梅说,这个书屋成了她两个孩子周末学习的地方,“以前只能在摊位旁蹲着写作业、看书,要不就在菜市场里疯跑,生意忙了又担心没时间照料他们。”

  “烟火气”的菜市场兼具“书香气”,满足商家及其子女和周边市民的阅读需求,菜市书屋正成为城市阅读空间的延伸和有益补充,书香真正浸润到烟火日常中。

  然而,这仅仅是菜市书屋的初级版本。记者发现,在成都的不少菜市书屋里,饮水机、缝纫机、充电站、WiFi、应急药箱等一应俱全,免费提供给居民、商家使用。“喝口水的时间就能补一下衣服,确实太方便了,还可以找到修管道、空调的师傅,很便利。”曾阿姨提着菜从菜市书屋走出来说,“地方虽小,但是幸福指数却提高很多。”

  在高新区蓝天路的菜市书屋内,不仅有书籍,还有菜地、共享办公地、餐厅,菜市商家不仅可以在这里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还可以休闲、办公,社区功能得到大大提升,“逛菜市场的时候顺便来看看,感觉特别放松。”有居民这样说道。

  记者了解到,首批试点的菜市书屋探索服务于民,以菜市场为起点,嵌入社区服务,画好“15分钟便民生活圈”,更好地为周边社区居民服务,更好地融入社区文化建设。

  菜市里开起艺术展、博物课

  文明实践新阵地逐渐形成

  在益民菜市蓓蕾店的菜市书屋内,读书会是经常开展的活动。今年4月,附近社区的两位老红军爷爷受邀来到书屋,与孩子们分享了红色故事。

  两位爷爷以“老兵身份”、从“老兵视角”、用“老兵语言”,分享了他们的家国情怀和感人故事,将现场的小朋友带入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革命精神感染了现场所有人,小朋友认真聆听,用掌声表达了对抗战老兵的敬仰,“孩子们就近可以听故事,对他们成长大有裨益。”

  “兴心向蓉”宣讲团走进南新村菜市书屋,为市民带来了别开生面的主题宣讲,向市民讲解如何更好地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志愿者拿出手工书签材料,大家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制作了花草环保书签,把文明的种子撒播在烟火日常中。

  不仅如此,孩子们的博物课堂也搬到了菜市书屋,通过读书学习蔬果知识,在纸上画出看到的蔬菜,介绍自己的所见所想,在菜市体验农耕文化,感受生命成长;家长学校也走进菜市书屋,律师志愿者为家长讲述“校园霸凌”的案例分析,与家长互动问答,告诉家长面对校园霸凌应如何做。

  菜市书屋的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延伸。去年底,一场名为“身边的自然——去逛菜市场吧”的艺术展悄然走进成都的两家菜市场。菜市场内熙熙攘攘,商家张明表示,自从有了这些艺术画作,老顾客一边挑选菜品,一边议论这样的艺术画作,“人气也自然就有了。”当市井气息与艺术气息交相辉映,文明元素已融于市民每天的生活场景中。

  政策宣讲、义诊活动、艺术展览、家长课堂……成都不少社区正以菜市书屋甚至菜市为载体,常态化开展市民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一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阵地逐渐形成,文明实践服务圈也越来越大,让菜市商家、消费者等不出菜市就能免费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