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委宣传部   重庆市文明办   主办
首页 > 滚动图片 > 正文

全景武隆 全域美丽

来源:重庆日报
字号:
[小]
[大]
【打印】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武隆懒坝国际艺术度假区 摄/唐安冰

  “这里的美景,真是几天几夜也游不完。”五一长假,四川大竹游客赵世安时隔数年再次来到武隆,感叹悄然间的大变样。徜徉在各大景区间,新变化新体验太过惊艳。“生态游、乡村游、文化游……融入更多元素的武隆旅游,全域精彩无限。”

  “全域旅游”是武隆近年来持续推进旅游“三次创业”的高频词。依托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等优势资源,该区抢抓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机遇,坚持把武隆全境作为大景区、大公园精心打造,高标准实施全域旅游发展行动,深化“旅游+”产业融合,构建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特色突出、供给丰富的全域旅游业态,全区“串珠成线、扩线成面、全域全时多元”格局初步成型。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数据显示,仅“五一”5天时间,武隆就实现了接待游客125.78万人次,同比增长3.67%,旅游综合收入56923万元,同比增长4.35%。

  全域共建 拓宽发展空间

  武隆旅游去哪里?如果说过去天生三桥是一张“金名片”,那么现在不少游客肯定会给出更多答案:天坑寨子“大地之心”、白马山“飞天之吻”、仙女山“波浪公路”、懒坝文化艺术主题公园、归原小镇等一系列新发现或新造景点,都值得一去。

  “都值得一去”的背后,折射出武隆旅游的变迁,更展现转型升级的姿态。

  “加快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这是武隆锚定的新方向。为了更好地围绕旅游高质量发展谋划未来、建设未来、实现未来,该区高起点从“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出发,在优化空间上布局。

  据武隆区文旅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一心融合、两山互动、多点协同”的发展思路,一张涵盖全域的新图景应运而生:武隆中心城区打造国际精品旅游城市;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白马山片区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乌江画廊打造世界知名体验式河流黄金旅游带,芙蓉江片区打造国际山水田园旅游度假区,桐梓后坪片区打造国际户外探险区;提档升级乡村旅游水平,打造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

  日月同辉满天星,全区处处是风景。如今,一幅全景打造的武隆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龙水峡地缝、天尺情缘、芙蓉江等一大批品牌景区熠熠生辉,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持续火爆,60余个乡村旅游示范村(点)星罗棋布,实现了由“点”到“线”及“面”的全域蜕变,全域旅游支撑能力大幅提升。

  全域共融 释放聚变效应

  穿过玻璃大门,走过钢铁廊道,5D影院以及VR等体验性项目表现着武隆喀斯特地质地貌独特的韵味,诉说久远的历史,各色展厅里通过互动体验、多媒体展项、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可近距离体验武隆喀斯特的魅力和价值……这个“五一”,重庆首个以喀斯特地质奇观为模板打造的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里盛装迎宾。

  在“加快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进程中,全域旅游成为撬动武隆发展的支点。一个个产业融合项目如转型发展的神来之笔,推动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和全社会共同参与,上述自然遗产博物馆项目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武隆积极推动工业、建筑业、农业、科技等产业“+旅游”,做深研学、运动、艺术、康养、婚恋、服务六大产业链,提升观光、度假、休闲、亲子、文化、夜间等九大旅游产品业态,全面丰富完善旅游产品供给。

  一座座国家、市级研学旅行基地加速落地,一批批高水准歌舞剧、情景剧、童话剧等演艺项目接踵而来,一个个食养、动养、医养等康养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全域产业共融路径下释放的聚变效应,为武隆全面推进旅游“三次创业”提供了新的动能。一业兴,百业旺,旅游助力下,今年一季度,武隆全区经济总体呈现回升向好势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

责任编辑:杨山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