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大庆站 >> 书香大庆
原创 | 从八百垧出发
发布时间:2024-02-01      来源:大庆网    

八百垧这个名字,至少在油城是响当当的。它是王进喜在大庆的出发地。

三十多年前,我中专毕业,一脚踏进钻井公司,与八百垧结缘。风华正茂的我,满怀一肚子的梦想,在基层井队摔打着青春。我围着井架转了两年,历经“油污”的浸润与洗礼,然后做一名技术员。

友人给我介绍了个对象,她家是老八百垧的。在林荫小路散步时,对象手指左侧的楼区,自豪地说,她家以前住的平房,与铁人住的平房前后排。我饶有兴趣,问她,你见过铁人吗?她很骄傲,那当然了。她的表情里,称出铁人在她心头的分量。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作为文学爱好者,我有幸采访了铁人的老战友。他讲述了铁人办学校的事儿。在钻井二大队驻地——解放南村,铁人看到一些孩子到处跑,拔青草、捉青蛙,荒废学业。王进喜心里着急,召开总支会,提议二大队要办学,解决石油子弟的后顾之忧。他说:“庄稼种不上耽误一时,孩子不念书耽误一生啊。”开学第一天,只有七个孩子,还分为四个年级。王进喜给学生们上了第一课。他说:“娃娃们,咱们二大队小学今天开课了。你们别嫌人少,别嫌条件差,一切都会变好。你们要好好学文化,做一个有知识的人,不要像我,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

在八百垧,我似曾平淡的日子循环了25年。直到有一天走上新岗位,我才举家北迁。25年,我的脚印遍布八百垧角角落落,对这里的一切可谓烂熟于心。王铁人从这里出发,他和他的1205队随季节辗转,他们人拉肩扛运钻机,破冰取水保开钻,打出了石油会战的第一口井。在第二口井打到700米突发井喷的危急时刻,他不顾受伤的右腿,甩掉拐杖,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伏了井喷,谱写了一曲石油赞歌。如今,住在八百垧的人们都会自豪地说,铁人在这里鏖战,我们这儿是铁人的第二故乡啊。

前年一个万物萌动的春日,我又回到八百垧,寻访铁人的足迹。蓝天白云,熏风拂面,倏忽间,我仿佛闻到了多年前弥散的油香,那震天动地的钻机轰鸣声又响彻耳鼓。我所经历的,满载石油人拼搏奋进的细节与片段,飘然又重现。想到我曾经的工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陪伴着这片土地,忠心耿耿地扎根这片土地,我不禁为之动容,为之感慨。石油人的血脉在这里延续、轮回,濡养出这片土地的生机与活力。我望着在风中上下翻飞的蝴蝶,遥想当年铁人的风采,仿佛眼前就站着这么一个人,他意气风发,为把我国贫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为此整整奋斗了一辈子。

我在八百垧的创业广场上逗留,目光扫视着铁人和战友们的雕像。他们抬头挺胸,昂首阔步地向我们走来。他们是那个时代热血沸腾的见证。我踏访铁人公园,静静地站在铁人塑像前,用手也用心触摸那些文字,仿佛走进了铁人内心世界的最深处。这一刻,我心潮澎湃,最想对他说的是,铁人你不寂寞,而今你的追慕者千千万万。

八百垧,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地方,却令人景仰。自从一个英雄的名字与你紧密相连,你便星光熠熠起来。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在八百垧烙印下的英雄足迹,将永远被后来者追寻。

史金龙

 
 责任编辑:李 红艳
  聚焦大庆 更多>>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情暖童心!省妇联到林甸慰问
·油城大庆唱响发展“变奏曲”
·平安过大年!大庆系统部署安全生产重点
·市总工会把美好祝福送进千家万户
·大庆市政府召开全体会议
·大庆春节最全活动指南在这里
  主题活动 更多>>
8023417_b3a0d10f-8dad-475d-8614-36699e684d33.jpg
微信图片_20231113093339.jpg
未标题-5.jpg
12.jpg
8005297_b7e5f816-6784-417e-8c82-0675611547ea.jpg
4487fc424a03255eaf4f2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