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老党员邓大学:用一生诠释“党员的样子”
[ 责任编辑: 王芳 丨 日期: 2021-11-04 ] 来源:天下广安

“那时我以小学教员作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秘密传送情报、运送枪支,供给华蓥山游击队武装起义……”10月30日,在武胜县沿口镇嘉陵社区,几十名党员、群众围坐在一起,聆听92岁老党员邓大学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革命往事。

讲述激情岁月 传承红色基因

邓大学是一位有着73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华蓥山起义的亲历者,他目睹过战火纷飞。可时隔多年,讲起革命往事,情绪依然激动,数次落泪。而触碰老人内心深处最重要最珍贵的,是那份几十年不变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对党的忠诚。

“邓老师讲的党史课很生动,尤其是他结合自身经历谈新中国的建立、谈改革开放。他还结合我们武胜县这些年发展的实际来谈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发展历程,让人受益匪浅,他是我们年轻党员学习的榜样。”武胜县沿口镇居民刘坪在听了邓大学的讲授后称赞道。

邓大学说:“这么多年,我亲眼见证了国家的变化,是中国共产党为我们带来了好的生活,我要把这些令人难忘的、不平凡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大家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传承精神。”

1987年7月,在武胜县水利局离休了的邓大学,把对党、对人民的一片赤诚化为奉献余热的动力,深入一线挖掘本地丰富鲜活的红色资源,将其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并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开展宣讲。

他深入岳池、武胜、合川等地收集地下党活动和发动武装起义的经过及革命英烈斗争事迹史料10多份,为县党史办提供了珍贵党史资料。

他放弃休息,伏案写作,写出两万多字的地下党组织会议录,并把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与“八荣八耻”结合起来,撰写了近万字的宣讲材料。深入沿口镇、烈面镇的各个社区和多所中小学校进行宣讲,使干部居民学生深受教育。邓大学表示,希望年轻党员要有铁一样的意志,沉下心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和老一辈革命家相比,我们今天所谓的‘苦’,根本就不算什么。”沿口镇青年党员宋亚志听完邓大学的讲述后说,他要以老党员为榜样,学习老党员崇高的精神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

坚持理想信念 忠诚履职尽责

1929年5月,邓大学出生于一个穷苦农民家庭,5岁时其父亲病逝,由叔父邓华朗抚育成人。在读武胜师范学校时,受中共地下党领导人王璞的启发引导和任地下党新场支委员邓华朗的教诲,邓大学于1948年6月由李仲玄、邓华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第一天,叔父对他说:“入党后党纪可以约束你的行为规范,你要牢记使命,对党忠诚,尽职尽责地完成党组织交给你的各项任务。”于是,年仅19岁的邓大学,开始了地下党的工作。

“入党时的那句话‘党纪可以约束你的行为规范’几十年来一直在我耳边回响。”邓大学说,胸前的那枚熠熠生辉的党徽,也在时刻提醒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

正如他所说,入党多年,始终遵循入党誓词,严格要求自己。往事历历,他的一言一行都呈现在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各个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邓大学担任了新场乡乡长,组织和带领全乡农民征粮、剿匪、反霸、减租退押、土地改革,为保卫新生红色政权,维护社会治安作出贡献。1952年,他调任区文教助理员,6年多时间里,他严格做到教师教学和配合宣传双管齐下。农业合作化时期,邓大学调入县农委农村工作部,去到乡下挂职蹲点,在田间地头推广技术,带动全县乡镇推动了农业生产建设。为荣获省委授予的“又一面红旗武胜县”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20世纪70年代,邓大学参加武胜县水利大战,为五排水中型水库复建打先锋,带头先负责施工建设。在搞工程预概算中,他从基础做起,确定劳动标准,考察材料单价,运输成本,环环相扣,制定出的定额,计算出的工程预算符合实际,一人的工作效率胜过三、四人,受到南充地区水利局基建科的表扬,并在全地区的基建会上发言,介绍经验。

1999年10月1日,邓大学荣获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离退休干部荣誉证书;2021年10月,被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06年6月,被中共广安市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09年元月,被广安市委老干部局评为“老干部发挥作用先进个人”;2010年11月,被评为“广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此外,他还多次被中共武胜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支部书记……

邓大学用最大的忠诚践行了他的入党誓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忠于革命忠于党的光辉人生。(黄姝蓓)

主办:中共广安市委宣传部 广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广安文明网
电话:18086982098 联系邮箱:gawmwxx@163.com
92岁老党员邓大学:用一生诠释“党员的样子”
[ 责任编辑:王芳 丨 日期: 2021-11-04 ]
来源:天下广安

“那时我以小学教员作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秘密传送情报、运送枪支,供给华蓥山游击队武装起义……”10月30日,在武胜县沿口镇嘉陵社区,几十名党员、群众围坐在一起,聆听92岁老党员邓大学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革命往事。

讲述激情岁月 传承红色基因

邓大学是一位有着73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华蓥山起义的亲历者,他目睹过战火纷飞。可时隔多年,讲起革命往事,情绪依然激动,数次落泪。而触碰老人内心深处最重要最珍贵的,是那份几十年不变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对党的忠诚。

“邓老师讲的党史课很生动,尤其是他结合自身经历谈新中国的建立、谈改革开放。他还结合我们武胜县这些年发展的实际来谈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发展历程,让人受益匪浅,他是我们年轻党员学习的榜样。”武胜县沿口镇居民刘坪在听了邓大学的讲授后称赞道。

邓大学说:“这么多年,我亲眼见证了国家的变化,是中国共产党为我们带来了好的生活,我要把这些令人难忘的、不平凡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大家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传承精神。”

1987年7月,在武胜县水利局离休了的邓大学,把对党、对人民的一片赤诚化为奉献余热的动力,深入一线挖掘本地丰富鲜活的红色资源,将其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并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开展宣讲。

他深入岳池、武胜、合川等地收集地下党活动和发动武装起义的经过及革命英烈斗争事迹史料10多份,为县党史办提供了珍贵党史资料。

他放弃休息,伏案写作,写出两万多字的地下党组织会议录,并把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与“八荣八耻”结合起来,撰写了近万字的宣讲材料。深入沿口镇、烈面镇的各个社区和多所中小学校进行宣讲,使干部居民学生深受教育。邓大学表示,希望年轻党员要有铁一样的意志,沉下心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和老一辈革命家相比,我们今天所谓的‘苦’,根本就不算什么。”沿口镇青年党员宋亚志听完邓大学的讲述后说,他要以老党员为榜样,学习老党员崇高的精神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

坚持理想信念 忠诚履职尽责

1929年5月,邓大学出生于一个穷苦农民家庭,5岁时其父亲病逝,由叔父邓华朗抚育成人。在读武胜师范学校时,受中共地下党领导人王璞的启发引导和任地下党新场支委员邓华朗的教诲,邓大学于1948年6月由李仲玄、邓华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第一天,叔父对他说:“入党后党纪可以约束你的行为规范,你要牢记使命,对党忠诚,尽职尽责地完成党组织交给你的各项任务。”于是,年仅19岁的邓大学,开始了地下党的工作。

“入党时的那句话‘党纪可以约束你的行为规范’几十年来一直在我耳边回响。”邓大学说,胸前的那枚熠熠生辉的党徽,也在时刻提醒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

正如他所说,入党多年,始终遵循入党誓词,严格要求自己。往事历历,他的一言一行都呈现在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各个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邓大学担任了新场乡乡长,组织和带领全乡农民征粮、剿匪、反霸、减租退押、土地改革,为保卫新生红色政权,维护社会治安作出贡献。1952年,他调任区文教助理员,6年多时间里,他严格做到教师教学和配合宣传双管齐下。农业合作化时期,邓大学调入县农委农村工作部,去到乡下挂职蹲点,在田间地头推广技术,带动全县乡镇推动了农业生产建设。为荣获省委授予的“又一面红旗武胜县”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20世纪70年代,邓大学参加武胜县水利大战,为五排水中型水库复建打先锋,带头先负责施工建设。在搞工程预概算中,他从基础做起,确定劳动标准,考察材料单价,运输成本,环环相扣,制定出的定额,计算出的工程预算符合实际,一人的工作效率胜过三、四人,受到南充地区水利局基建科的表扬,并在全地区的基建会上发言,介绍经验。

1999年10月1日,邓大学荣获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离退休干部荣誉证书;2021年10月,被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06年6月,被中共广安市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09年元月,被广安市委老干部局评为“老干部发挥作用先进个人”;2010年11月,被评为“广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此外,他还多次被中共武胜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支部书记……

邓大学用最大的忠诚践行了他的入党誓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忠于革命忠于党的光辉人生。(黄姝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