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聚焦·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 > 从方言文化到民俗工艺,韩师团队以“金山观潮”活动传承潮州文化
从方言文化到民俗工艺,韩师团队以“金山观潮”活动传承潮州文化
来源 :
发布于 :2024-05-10

5月8日下午,潮州古城金山南麓,一支来自韩山师范学院的研学队伍沿着潮州古城的附城蹬道一路向上。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一路走读潮州金山历史。来到位于城墙顶的金山书院,大家一起听讲学、看演出、做剪纸、观藏书……现场开展一系列以潮州地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加深同学们对潮州的认知,吸引更多年轻力量加入到潮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



金山上的书院

“清代的潮州镇总兵方耀虽然是行伍出身,却格外重视教育,当时的金山书院就是他拨款创建的。”在金山书院前,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吴榕青向同学们详细介绍潮州金山书院的由来。


事实上,竣工于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的金山书院及其规模宏大的藏书楼皆毁于1922年史无前例的“八二风灾”。现在的金山书院复建于2021年,沿袭历史上金山藏书楼传统,收藏了《潮州志》《潮汕文库》《潮州文化丛书》等8000多册潮学精品藏书。
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研学队伍来到金山书院的中华善本馆,吴榕青向同学们介绍了馆内藏书《中华善本百部经典再造》的珍贵之处,并向大家普及古籍类藏书的特征及研究使用方式。
历史上,潮州金山自古为人文荟萃之所。而今,复建后的金山书院也再次迎来贤达鸿儒论道讲学。当天的活动上,吴榕青带来“论历史上潮州与闽南在文化区域上的同一性”主题讲学,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直属党支部副书记陆汉荣带来“潮州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主题讲学。
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现场,韩山师范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林颖欣向大家作《潮州密码》的读书分享。她表示,书中对潮州文脉、地标、英贤、艺韵的介绍深入,对深入了解潮州文化历史,建立起对潮州文化的兴趣十分有帮助。
歌册声声载传统

在金山书院二楼活动室内,室内活动环节由一场精彩的演出拉开帷幕。在潮州歌册传唱人李崟的带领下,韩山师范学院的学生们一起展示了《状元游街·林大钦》《卖咕喱》《天顶飞雁鹅》《阿叔今日去出洋》及《潮州好》等潮州歌册。


来自潮州、揭阳、汕头等地的近20名韩师学子组成研究学习、拍摄录制及传承创新潮州歌册的课题组,跟随李崟等本土文化传承者深探潮州歌册文化。

“在研究潮州歌册的过程中,不仅接触到很多不同地方的不同潮语发音,也对历史上潮州区域的妇女经历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感受。”参与现场演出的同学表示,历史上的潮州歌册主要由本土妇女传唱,歌册中既有大量生活的智慧,更体现了历史上潮州妇女的坚韧、勇敢与伟大。
潮州歌册演出结束后,吴榕青开展主题讲学。延续潮州歌册的方言文化主题,吴榕青从方言讲到戏剧,结合歌谣与民间故事,对比介绍潮州文化与闽南文化的同一性。在吴榕青的讲述下,由对潮州与闽南文化的横向对比,大家对潮州文化本身的特色及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对潮州文化的由来与渊源产生了更深入的理解。
剪纸刀刀向未来
紧接着,作为荣获山花奖团队成员的陆汉荣带来主题为“潮州文化的创新与传承”的讲学,分享韩师潮州剪纸“山花朵朵开”创作团队剪纸作品《潮风百韵·一剪千华》获中国民间文艺领域最高奖“山花奖”的经历经验。
陆汉荣认为,立足本土文化,追求时代审美,创新表现形式,是团队作品获得认可的关键。“组建‘山花朵朵开’创作团队是一个以赛促学的方式,我们是以奖项目标为驱动力凝聚团队力量来追求精品创作,但根本还是一个传承团队,是为了潮州剪纸这项珍贵的民间工艺的传承在做努力。”
剪纸团队成员、学生刘妍妍表示,在研究潮州剪纸形象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本地人对潮州剪纸的经典形象认知不多,民俗文化明显断层。而韩师团队在搜集、整理、研究、创作剪纸作品的过程中,是一个重新延续传统,传承潮州剪纸文化的过程。
另一名成员林仪认为,年轻团队创作过程中很多基于传统技艺的创新展示形式有助于塑造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更利于在当代传播的剪纸艺术,只有更好的创新,才能促成有力的传播,以助于更好的传承。
讲学环节后,现场还组织了一场潮州剪纸的体验活动,让大家充分感受非遗工艺的魅力。

Copyright ©2018 潮州文明网.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