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文明 > 宝安

宝安区解锁文明实践“夜模式” 服务群众“不打烊”

发布时间:2024-04-29 来源:宝安日报、宝安湾

  亲子“薪火夜课堂”,让社区家庭“技能满格”;“青年夜校”系列活动,赋能辖区青年“全面发展”;非遗美食游园会,让城市“烟火”与文明同步……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宝安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在这里每天都有不同形式的文明实践活动轮番上演,绘制了一道道靓丽的“夜风景”,让群众尽享文明花开“夜来香”。 

  为进一步丰富活跃群众夜间精神文化生活,宝安区切实践行“服务不断档,夜间不打烊”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夜模式”,开启文明实践“延时服务”,通过开展多领域、多形式的特色活动,不断扩展文明实践的空间与广度,推动文明实践“活”起来、“热”起来、“亮”起来。

  青年尤其是上班族的弱参与,一直是基层治理中的共性问题,在文明实践活动中表现为活动时间、场景与上班族之间存在供需错位。为此,为解决广大青年“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时代需求,宝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团区委整合现有资源,依托宝安青少年宫培训机构、教育部门、行业协会等现有师资力量组建优质师资团队,打造全区首个“青年夜校”,进一步拓宽服务青年的平台阵地,为青年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和学习展示机会。 

  从传统非遗到“脆皮青年”心理养生,从音乐舞蹈到潮流健身……“青年夜校”以多元的课程设置,满足青年群体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青年成长成才充电赋能。据统计,目前,夜校已累计开设15个大类、37门课程、近百个班次,实现定制开班。 

  近日晚上,西乡径贝福中福花园小区薪火小站内灯火通明,20余组亲子家庭在这里参加“薪火夜课堂”音乐培训,现场气氛甚是活跃。据了解,径贝社区“薪火夜课堂”系列课程着眼宝安区发展、围绕社区党群工作,采取“居民点单,社区接单”的服务模式,旨在提升社区居民职业技能,为居民群众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知识,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贴心服务。

  “现在我们的‘夜文化’很时髦,热闹的很。我们天天变着花样,要么去广场健身,要么去书屋里看看书,有的就去看看文娱表演。”居民陈女士露出满意的笑容。 

  宝安区不断推进文明与文化深度融合,通过夜间模式下的读书、看电影、棋牌、跳舞等各类活动,让居民走出家门,增进邻里沟通,为建设文明宝安奠定了基础。

  其中,航城街道就有6支“文化春雨行动”广场舞队伍于夜间开展培训活动,将广场舞送至居民家门口,覆盖群众120余人,不仅为居民们打造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还拉近了邻里间的感情,营造了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受到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激昂的音乐、动人的表演、曲折的剧情……福永原创红色主题舞剧《生命如花——十七勇士》,伴着星光点点,在兴围社区为居民带来一场“夜间文化盛宴”,引得居民赞不绝口。“我对十七勇士的故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我会牢记这段历史,缅怀先烈。”演出结束后居民黄先生说,“这样接地气的文明实践活动,给我们的夜间生活增添了更多滋味!” 

  夜幕下,灯光点点、人流涌动。在凤凰古村的夜晚,清平墟市、汉服表演、迷影社等特色IP活动经常在这里集结,民俗文化节、年潮节等重磅文化活动也在这里上演。一些社区居民穿上汉服,举手投足间尽展中华传统礼仪之美;数个古风市集摊位前,居民可以亲手制作油纸伞、团扇、糖画等,近距离感受非遗和传统手工艺品的魅力。 

  夜市“烟火气”升腾,城市“文明味”氤氲。一把烤串,迎合着市民群众的口味;一缕烟火,体现出宝安治理的温度。“夜经济”点亮了宝安的璀璨灯光,也激发出这座城市的无限活力,群众在夜生活中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将文明记在心间。

  近年来,宝安区着力做实做强“夜经济”,切实做到“夜实践”与“夜经济”的同频共振,“夜实践”更接地气,“夜经济”更有人气。同时,区、街道、社区资源整合拧成一股绳,让“白+黑”志愿服务“不撤摊”。 

  在主题丰富、服务多样的夜市摊位门前,人流络绎不绝,“红马甲”也忙碌地穿梭其中,通过发放宣传彩页、现场讲解等方式为群众解读民生政策、宣传移风易俗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知识;开展夜间垃圾分类督导活动及文明城市巡查活动等,引领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践行文明、传播文明的社会风尚。 

  新安街道“心安夜话”面多面接访活动、燕罗街道“红芯十事”民生项目“书记夜话”活动……宝安区各街道还坚持民生导向、整合优质资源,让宝安文明实践夜间活动不停档、更出彩,让文明实践更有烟火气、更有人情味、更有吸引力,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壮大文明实践“朋友圈”,画好服务群众“同心圆”。“有活动,还得有人气,要想留住人气,活动不仅要办得好更要办得丰富办得有特色,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仅物理上的“最后一公里”要打通,服务群众中凝聚群众,心理上的“最后一公分”更要拉近。

  丰富多彩的夜间文明实践活动,如习习凉风,吹来知心的文化传承,吹来暖心的志愿服务,更吹来走心的为民实事,让更多市民感受“烟火气”里的“文明味”。接下来,宝安区将继续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解决创建重点难点问题为主要抓手,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出实招求实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让服务更暖心贴心。

编辑:单铭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