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主站 | 地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信箱:aswmw@163.com
首页->美丽乡村

筑梦乡村绘新篇│安顺市推进乡村振兴见闻

来源: 安顺文明网  2023-08-25  责任编辑: 胡 晓

  休闲、农旅、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农村经济“火”起来;蔬菜、精品水果、茶叶等高效农业丰收,群众喜笑颜开;清垃圾、优环境,村容村貌靓丽一新……金秋时节,行走在安顺大地,放眼望去,处处升腾着活力,孕育着希望,构成一幅幅精彩的乡村振兴画卷。

  安顺经开区幺铺镇阿歪寨村景美如画

  美丽画卷历经精雕细琢。今年以来,安顺市聚焦工作重点,紧盯关键环节,强化统筹协调,奋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筑梦乡村振兴,绘就新时代乡村发展锦绣诗篇。

  筑牢基础 夯实乡村振兴底座

  迎着明媚阳光,关岭自治县坡贡镇兴姜村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走村串寨,核查脱贫户、监测户收入,开展“3+1”保障全面“回头看”专项行动,补齐短板。

  一丝不苟强基础,兴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金秋助学”高考学子持续进行,脱贫户、监测户合医收缴达100%,“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解除群众看病难的后顾之忧......如今,兴姜村基础更加牢靠、村庄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生活日益红火。

  今年,安顺市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金点子”层出不穷,“好办法”推陈出新。

  强化防贫监测和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对三类人群的跟踪监测和帮扶,截至7月10日,累计识别防贫监测户5199户21137人。对监测对象全部纳入系统台账进行管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精准帮扶,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

  实施“3+1”等保障巩固提升专项行动,补齐短板弱项,全面提升保障质量水平。教育保障实现控辍保学动态清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4万人次,资助资金1.27亿元。住房安全保障新增农村危房改造327户。医疗保障让脱贫人口应保尽保,对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群体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家庭医生签约率99%以上,实现应签尽签,30种大病专项救治实现应治尽治。饮水安全保障规模化供水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34.18%,推进公司农村供水保障运营管理,该市90个乡(镇、街道)全部纳入公司化统一管理。

  民政兜底保障落实“应保尽保”,今年5月共有农村低保对象42154户94434人,累计发放资金15932.52万元;共保障特困救助供养人员4835人,5月累计发放特困救助供养金2835.8万元。做好“低收入人口监测与防返贫监测”联动,建立部门信息互通工作机制,动态开展排查核实,累计纳入保障3616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组合拳”,筑牢基石,为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促进增收 鼓足农民“钱袋子”

  乡村振兴,群众增收是关键。今年以来,安顺市高位推动脱贫人口增收工作,通过产业发展、稳岗就业、资产盘活、政策落实等措施,持续促进脱贫人口增收。

  农业产业高歌猛进,动力强劲。安顺创新改革财政涉农产业资金投入方式,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进市场化企业共同组建SPV产业公司。截至目前,该市谋划SPV产业类项目49个,总投资25.63亿元,整合涉农资金5.98亿元,形成“资金集中、产业做强、农民受益”的良好局面。特色产业齐头并进,肉牛、金刺梨、中药材三个主导产业欣欣向荣,蜂糖李、生态渔业、茶三个特色产业畅销市场,蔬菜、辣椒、生猪、生态家禽、食用菌及其他水果、林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推动农业全面提质增效,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强化外出就业务工,推广运用“安心干”数字服务平台,拓宽就业渠道。自去年11月平台上线以来,已有78.89万群众注册使用。平台以岗位推荐、政策咨询、专场招聘、直播带岗等多种方式,为就业服务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已有6970人就业,月综合收入均达到了5000元以上。截至6月底,安顺市脱贫人口外出务工24.45万人。就近就业增收入,培育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6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985家,建成产值5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53家,示范家庭农场133家,吸纳脱贫人口创业就业。乡村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03万人。

  以生产要素为引擎,持续增加财产性收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健全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长效投入机制,集体资源资产以发包、出租、投资、融资、参股等方式,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落实创新涉农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对涉农SPV产业公司中国有农业企业40%的收益按照“4411”比例再分配,增加脱贫群众收入。盘活闲置扶贫资产,完成扶贫资产确权资金规模148.09亿元,通过资产盘活促进脱贫人口增加收入。

  惠农补贴政策普惠,增加转移性收入。目前,安顺市已发放补贴10.02亿元,发放率64.5%。

  一个个促进群众增收的举措,安顺市广大农村群众收入不断提高。数据显示,该市脱贫人口13.09万户53.9万人,2023年第三季度人均纯收入为11129.03元。

  乡村振兴 锦绣诗篇新美景

  走进平坝区乐平镇大屯村,清澈河流绕村而过,凉亭里,老人悠闲地抽着旱烟;篮球场上,篮球赛正精彩上演……

  2021年以来,大屯村全力建设和美乡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造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持续提升,从脏乱差到洁净美。

  乐平镇大屯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过去村里生活污水横流、白色垃圾到处扔,这几年的建设,以前的脏乱差一去不复返,环境越来越舒服了。”提到现在的生活环境,村民李霞笑哈哈地说。

  作为美丽乡村示范点,大屯村从两年前就奋力推进乡村建设,开展“四清两改四严禁”专项行动,拆除私搭乱建、清理河道沟渠、修建污水处理厂、提升路面工程、实施亮化工程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培养文明乡风,提升乡村颜值和气质。

  以点带面,全域展开。安顺市打造和谐、发展、秀美乡村,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全覆盖。持续建设农村公路、电网、通讯、公共服务。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有效整治农村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文明乡风扑面而来。

  西秀区旧州镇茶岭村一角

  东西部协作开花结果,与广州市密切对接,共谋乡村振兴新路径。目前,广州、安顺共建产业园7个,入园企业14家;广州市援建帮扶车间76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6951人。今年,广东采购、销售安顺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10.44亿元。

  乡村治理出新招,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行“平安专干”机制,以农村地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建设应用为重点,分级授权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村(居)视频图像监看,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治安防范,补齐专业化治安防控工作短板,提升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水平,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治安立体防控能力,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乡村“蝶变”满目新,振兴步履铿锵行。如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安顺乡村正次第展现,谱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