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文明网 > 聚焦毕节

毕节:用音乐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怀

发布时间:2024-04-09   来源:中国艺术报   
选择文字大小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每当人们虔诚吟唱祖国的伟大时,心中不禁思绪纷涌、感慨万千,不由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伴随着共和国发展壮大的步伐,贵州毕节广大音乐工作者深入挖掘毕节多姿多彩的丰厚文化“宝矿”,“富矿精开”创作推出一大批思想内涵深刻、艺术质量上乘的优秀音乐作品,当地音乐行业也不断得到发展壮大,为推动毕节由“试验区”迈步“示范区”贡献了音乐艺术力量。

  着力唱响讴歌党和人民的深情时代赞歌

  穿越75年的风雨沧桑,音乐工作者跋涉前行的脚步坚定执着,每一个历史时期音乐创作都从未缺席。《老水牛角湾湾》《毕节我的家乡》《我爱家乡杜鹃红》《奢香夫人》《开创历史的新纪元》等作品深入人心、口耳相传,抒发了人民群众对毕节的无限热爱,牢固了党和人民朴实无华的情感纽带,也成为毕节音乐艺术史上记录时代、刻画时代、呈现时代的经典佳作。

  

  2012年4月25日,毕节市组织文艺小分队在织金洞演出现场 张卫东 摄

  此外,《党啊,亲爱的母亲》《日子富了歌也多》《山村在欢笑》《柯洛倮姆》《彝家敬酒歌》等作品,以充沛的热情、动人的旋律,艺术刻画和表达了老百姓的心声心愿心情,充分体现了源自人民的创作灵感和丰厚养分,展示了广大人民群众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

  

  2019年3月,新时代文明实践“乌蒙号角•智慧列车”开进大方县凤山乡扶志扶智 张卫东 摄

  同心奏响“试验区”迈步“示范区”的昂扬旋律

  “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广大音乐工作者把梦想植根于“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沃土,把试验区建设的政治意义和时代价值寓于音乐艺术创作之中,在乌蒙山深处奏响毕节人民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由“毕节试验区”迈步“毕节示范区”的“同心文化”之歌。从鼓舞毕节儿女齐心协力发展毕节的音乐作品《奢香》《水西绝唱》《绝壁天渠》,到展现各族人民朝气蓬勃、毕节蒸蒸日上的歌曲《水西谣》《梦想飞扬》《磅礴乌蒙》,再到反映进入新时代以来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歌曲《夜郎故里我的家》《幸福苗家》《想我就到毕节来》等广为传唱,无不透射出关切时代发展、推动毕节建设的家乡情怀和炽热情感。

  

  2021年5月23日,织金县开展“红歌唱响新时代”主题合唱活动 陈忠勇 摄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广大音乐工作者用多彩的音符展现人民大众的奋斗和创造,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心,创作推出歌曲《足迹》《梦在征途》《乌蒙的春天》《守望•撒麻》等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作品,从音乐艺术角度讲述精彩纷呈的毕节故事,彰显昂扬向上的毕节精神。

  充分展现乌蒙儿女奋进时代征程的神韵风采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广大音乐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养分,在音乐创作中打造更多彰显毕节地方人文特色、反映人民大众审美追求的艺术佳作。《美丽毕节等你来》《这方热土》《龙腾飞的地方》等歌曲,用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讲好毕节故事,广泛传播浓郁多彩的毕节风、毕节味、毕节情。

  

  2021年6月25日,毕节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场音乐会在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举行  陈再雄 摄

  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七星之爱》《花都情》《爱在金沙》《人间仙境织金洞》《鸽子花开》《阿西里西》《今夜我在九洞天》等歌曲,以及展现多姿多彩黔西北人文风情和大美山川创作的《夜郎故里我的家》《我从彝山来》《韭菜花开》《火把节之夜》等,都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浓厚的民族特色,用昂扬的旋律、动听的歌曲展现新时代人民大众创造美好生活、追求伟大梦想的不懈奋斗,展现神州大地毕节人生机勃勃、创新创造的神韵风采。


责任编辑:陈 红江
打印】【关闭】【收藏此文章

联系地址:毕节市行政办公中心9楼西0922 咨询电话:0857-8630030 咨询QQ:1509077332 邮编:551700
Copyright 毕节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毕节试验区网 黔ICP备 0500042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