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文明网 > 文明城市

小吉场镇吉坪社区:以“办”为“伴”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05-16   来源:七星关区文明网   
选择文字大小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小吉场镇吉坪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生态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在“打造美好环境、创造幸福生活、培育乡风文明”上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力求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切实增强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扛起“我来办”的担当,“脏乱差”变成了“绿净美”。“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人民群众的所期所盼,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吉坪社区以“三清五治”为指导,紧紧围绕“美村、富民、强经济”的要求,统筹推进污水治理、环境整治、美丽乡村等重点工作,通过“分片包干”的模式,为居民发放鲜花种子,设立文化墙,在乡间小路上打造篱笆,持续美化农村环境,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集镇所在区域划定停车位800余个,有效解决了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同时,营造群众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增强群众参与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带动居民清理庭院卫生、规整院内杂物、规范畜禽养殖,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全村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

  

  找准“为民办”的落点,“泥巴岗”变成了“聚宝盆”。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为人民谋幸福是矢志不渝的初心。吉坪社区一直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坚持党建引领精准服务民生,持续发挥社区的治理与服务功能,以高效为特点推动社区治理、以群众为中心优化社区服务,确保及时回应民生期待,巩固拓展民生福祉。为有效解决移民安置点有102户搬迁群众耕种问题,吉坪社区将修建安置点、森林公园剩余的土地统筹分配给群众,为移民安置点的居民打造“微田园”,切实解决了移民群众吃菜难的问题。“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收入”,吉坪社区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群众”的方式持续流转981亩土地种植刺梨,让社区群众享受土地流转费的同时,又享受采摘及销售带来的收益。吉坪社区还组织群众种植、收购、脱粒、晒干高粱6.8万斤,既解决了群众的销售问题,又解决了运输成本的问题,再解决了就业与收入的问题,可谓“一箭三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发展大局。吉坪社区时常组织群众培训种养殖、厨师等技能,并联系技校帮助推荐就业,切实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

  明确“办得实”的路径,“旧陋习”变成了“新风高”。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吉坪社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深化移风易俗等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通过舞台表演、书画比赛等方式,全面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推动社区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吉坪社区通过“五好家庭”评选等活动,培育一批文明新风家庭,通过教育引导和典型示范相结合,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点面结合,有效改善了“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让全村文明新风蔚然成风。(高玮)

  

责任编辑:陈 红江
打印】【关闭】【收藏此文章

联系地址:毕节市行政办公中心9楼西0922 咨询电话:0857-8630030 咨询QQ:1509077332 邮编:551700
Copyright 毕节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毕节试验区网 黔ICP备 0500042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