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

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信息公开专栏 >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2015年南京市国资委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2 11:50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本年报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编制的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咨询处理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政府支出和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概述 

2015年,市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规定》要求,按照《关于印发2015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宁政办发〔201565号)明确的内容,在做好委机关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工作职责更加明确、程序更加规范、内容更加全面,各项工作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1、完善机制,落实工作责任

建立由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和监督。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委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和工作落实。办公室两名同志担任管理人员(AB角),承担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工作,并将该项任务列入其岗位职责。各市属集团及其重点子企业也相应建立各自的领导机构和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了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考核到位的运行机制。建立相关企业信息公开工作联系网络,及时督促企业落实信息公开制度。

2、开展试点,扩大公开范围

2015年,选择了新工、紫金、商旅等三家市属集团,作为推动国企信息公开的试点单位。一年多来,这三家市属集团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规定的范围、规定的程序主动公开相关信息并及时更新,确保了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制度性、政策性内容长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经常性工作及时公开,动态性工作随时公开。督促试点商业类国有企业及时公布重大投资进度、招投标信息、企业经营信息等,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公开财务信息,推进阳光国企建设,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工作走上了规范运行、逐步推进、健康发展的轨道。

3、突出重点,扩充公开内容

根据宁政办发〔201565号文件要求,我委及时在市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公开市属国有企业整体运行情况、改革重组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负责人职务变动及招聘等信息,重点关注企业重大工程、投融资管理、改组改制、产权转让、资产租赁等关键环节,切实做好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在南京市国资委网站发布各类国有资产监管政策问答,如“市属国有企业房产出租政策问答”、“国有及参股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上市政策问答”、“产权转让政策问答”等。在《金陵瞭望》杂志开辟新栏目“国资新视点”,及时发布国企改革、国有资产监管相关政策信息。在南京市国资委网站及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根据实际情况发布图片新闻并配以文字解读,使广大网民能够更直观地获取政府信息。

4、规范流程,注重制度建设

进一步修订信息公开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保密审查制度、协调发布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细化工作原则和要求,强化内部约束激励机制。整合信息报送资源,建立国资系统信息报送网络,从源头上扩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资源。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发布办法、审核办法、保密审查规定和监督检查制度等工作制度,主动公布监督投诉电话,认真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评议,努力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化程度。

二、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根据《条例》要求,2015年,市国资委网站共更新图片新闻、南京国资、企业快讯等各类信息2459条,新浪政务微博更新233条;发布国资监管相关政策法规和委内发文44条,发布产权交易转让公告247条、成交公告48条;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目录)共计发布信息230条,其中公文类信息63条,占比27.39%,信息公开内容在公开目录中实现全覆盖。全年主办4件人大政协提案,分别是人大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378号提案,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173号、0537号、0631号提案,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全部在信息平台公开。按要求及时公开部门预决算信息。

三、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 

2015年,共收到依申请公开件7件,其中1件内容为空,收到后及时与申请人电话联系并说明情况;3件涉及建邺区国资办及扬子国资集团相关信息,按照国有资产分级监管原则,不在我委职能范围内,已通过平台说明情况并电话告知;2件涉及信息不在我委的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内,已通过平台说明情况并电话告知;剩余1件按规定程序规范办理。

四、咨询情况

2015年,我委市长信箱来信58件,市国资委网站主任信箱、监督与投诉和在线咨询栏目58件,均及时给予了回复。全年接待人民来访8221人次,承办12345”工单73件,内容主要涉及企业改革改制、产权转让、劳动纠纷、三教老师待遇等方面的诉求和咨询。我委认真做好接待和政策解释、宣讲工作,并会同有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妥善解决了一批职工的实际困难。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本年度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行政诉讼案和有关的申诉案。 

六、政府支出和收费 

信息公开所涉及的行政支出纳入市级财政部门预算管理。 由于我委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行政诉讼案和有关的申诉案,因此未发生与诉讼(行政复议、行政申诉)有关的费用。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1、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一件长期性工作,尤其国有企业是群众关注较多的部门,部分信息又有一定的敏感性,有的还涉及到商业机密,对公布信息的形式、内容、时效把握还有一定困难,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离群众的期待、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是扩大企业公开试点范围。按照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扩大企业公开信息试点范围,再选择2-3家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公益类市属国有企业开展信息公开工作,切实推进阳光国企建设。

二是进一步明确公开内容。按照相关文件要求,继续扩充公开内容,明确需要公开的信息、时间要求、数量要求,让市属国有企业有章可循,让考核工作有据可查,让群众需求尽量得到满足。

三是不断拓宽政府信息公开形式。在强化信息审查和遵守相关保密规定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信息公开内容,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充分发挥报刊、微信、微博等全媒体现代化信息公开手段,努力探索政府信息公开的新路子、新途径,继续落实政务公开相关制度,完善门户网站建设,拓宽信息公开渠道,提高获取便捷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中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国企国资改革发展之中,加快推进统一的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为市属企业信息公开提供支持,为社会公众查阅信息提供服务。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2018年南京市国资委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下一篇:2014年南京市国资委信息公开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