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要闻

风雨无阻 “马路奶奶”义务守护孩子们过马路

发布时间:2024-05-15  来源:黄石文明网

  中午放学时间到了。

  在大冶市滨湖学校门口,宋庆莉身穿反光背心,头戴小红帽,手拿标识牌,走到马路中间。她和6名志愿者一起,一丝不苟地守护着孩子们过马路,指挥过路车辆礼让行人……

  这是5月8日中午的一个场景,也是宋庆莉每天重复4趟的“工作”。

  今年69岁的宋庆莉,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塔塔尔族人。1979年,她经人介绍嫁到大冶,后来成为金湖街道牯羊村小学语文老师。

  刚到大冶,宋庆莉完全听不懂当地方言。在她的记忆中,每次吃饭时,婆婆都会喊她:“恰(方言吃的意思)啊,恰啊。”宋庆莉听着婆婆说话的语气,感觉很“害怕”,误以为自己做错了事受到婆婆呵斥。

  回忆那时的场景,宋庆莉忍不住笑了。后来,她知道,婆婆的这些话,是对她的关爱。在学校,同事们也乐于帮助宋庆莉。“我有听不懂的话,同事们会耐心地给我‘翻译’。”就这样,宋庆莉学会了流利的大冶话。

  孩子们也都知道宋庆莉来自新疆,是少数民族。一到课余时间,他们喜欢围在她身边玩。那时候,生活物质普遍匮乏,不少孩子在学校就餐吃的菜都是从家里带来的腌菜。宋庆莉的丈夫是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矿职工,常常给她送来可口的饭菜,她将自己的饭菜分给孩子们吃。

  在大冶生活40余年,宋庆莉渐渐成为孩子们口中的“宋奶奶”。

  2021年9月的一天,宋庆莉送孙女到滨湖学校上学。学校门口车水马龙,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过马路,一名交警在护学岗值勤,根本忙不过来。宋庆莉萌生了做志愿者的想法,就跑去跟交警说明,第二天过来帮忙。

  为了更好地扛起护送孩子的责任,宋庆莉专门向交警学习一套标准的指挥车辆通行和停止的手势。回到家后,她反复练习,直到熟记于心。此后,无论是天寒地冻,还是艳阳酷暑,一到上学放学时间,宋庆莉会提前10多分钟到达学校门口做好准备工作。

  滨湖学校有82个班级、4000余名学生。每天上学放学时段孩子们过马路,宋庆莉就会手举一块写有“停”字的标识牌,站在马路中间,指挥车辆礼让行人。每天4趟护学,宋庆莉从未缺席,被孩子们称为“马路奶奶”。

  一趟护学约花45分钟。有时候天冷,值勤的宋庆莉手冻得通红。让她感觉温暖的是,这种情况被一名学生家长看见了。第二天,这名学生家长买来手套、围脖赠送给她。

  在宋庆莉的带动下,参与护学岗的志愿者越来越多,许多家长也加入其中。如今,每次上岗,有6名学生家长志愿者和宋庆莉一起。不同的是,家长志愿者每天都会轮换,宋庆莉却是持之以恒。“我爱孩子们,希望他们平安、健康成长。”宋庆莉开心地说。(黄石日报记者 陈子才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