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文化文艺

详解馆藏文物,“一本博物馆”系列图书发布

2024-05-08 武汉文明网 字号:[][][]  

《一本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书影。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参观一座博物馆,如果没有提前做功课,往往几个小时看下来,只对几件知名度高的藏品有印象,对更多承载千年历史的古物都是雾里看花、过目即忘,对这座博物馆和它展示的文化脉络更是一知半解!”

  5月7日,“一本博物馆”系列图书在湖北省博物馆发布,包括《一本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在内的多部图书,将国内多家省市级著名博物馆的馆藏,以通俗的语言、有趣的形式生动呈现,让观众拿着“一本博物馆”,参观前了解馆藏概貌,参观后回味温习,让参观博物馆不再是走马观花。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王巍院士,在发布前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与博物馆教育”座谈上表示,湖北是文博大省,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的考古文物资源都有,湖北省博物馆又是这些文物的集大成研究、展示中心。

  如今参观博物馆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许多是全家走进博物馆,这让我们这些做了几十年考古的业内人士感到欣慰。博物馆要对得起观众的这份信任,就要把文物研究透,展陈方式要让观众看得懂、有兴趣、受教益,出版“一本博物馆”系列图书,就是其中一个有价值的举措。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张晓云说,博物馆热近年持续升温,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打卡博物馆已成时尚。《一本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正是这样一本书,它是一本以馆藏文物为蓝本的通俗读物,书中既讲述了每件文物的特点,又对每件文物做了通俗易懂的“翻译”,每件文物都配了彩图。观众有了这本书,可以把参观时对文物的匆匆一瞥带回家,回家后再细品某件文物的动人之处,极大提高参观博物馆的实效,在打卡博物馆的同时也能“吃透”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何广也表示,这本全国博物馆通识系列图书,延续了湖北省博物馆以前介绍馆藏资源的图书风格,挑选了各展陈有代表性的文物,以精美图片和简洁文字呈现。以曾侯乙、越王勾践剑、曾世家、楚国八百年、梁庄王珍藏、天籁等常设的6个展馆为章节,每个章节又以多个单位对文物进行讲解,并配有“小知识”注解,给生僻字标上了拼音,一些文物配以相关古诗词进行描述,让观众在翻阅的时候如同置身于博物馆中。

  记者看到该书第46页介绍彩漆瑟:曾侯乙墓共出土了12件,根据弦孔数量推知每张瑟有25弦;相传伏羲作50弦瑟,黄帝改良为25弦;唐宋诗词中,对50弦瑟和25弦瑟都有描写,如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贺“三千宫女列金屋,五十弦瑟海上闻”。

  出版方、四川人民出版社黄立新社长介绍,“一本博物馆”系列图书出版的源起,是为更有效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推动博物馆普及教育,满足读者了解、学习考古文博知识。整个系列图书,是由全国数十家一级博物馆官方授权、馆长亲自推荐的权威文博图书品牌。该系列丛书以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展馆设置为线索,将数十家博物馆各具特色的珍贵文物搬到纸上,让更多无法亲临考古第一现场、博物馆第二现场的读者,能够从书中更全面、更从容地认识、了解博物馆,将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第三现场”带回家中。(武汉晚报 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鲁黎)

[责任编辑:张星星]
网上展馆
更多>>精彩专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