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宣传动态

3025个!武汉实现社区(村)妇女小组全覆盖

2024-05-16  字号:[][][]  

  “衬衣扣子掉了怎么办?”

  “书包拉链坏了,有地方修吗?”

  这些以往困扰大学生的生活小事,如今对武汉大学的学生来说都能解决了。

  5月14日,武汉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学生宿舍(教学楼)服务中心,陈庆利正在缝补学生送来的衣服,“之前我发现会缝纫技能的学生很好,所以就牵头在宿管阿姨中组建一支爱心织补妇女小组,长期为学子们提供免费的缝补服务。”

  学生们书包拉链坏了、纽扣掉了,都会送到“爱心缝纫点”。妇女小组的几位阿姨也已经是学校片区有名的“缝补师”。

  一针一线皆关情,爱心织补妇女小组用针线传递温情,为学生解决生活上的难题。提到爱心织补妇女小组的每位阿姨,大学生们都纷纷夸赞。“感谢各位心灵手巧的‘织女’阿姨们,让我们的衣服恢复原样了,辛苦你们!”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大二学生彭旭说。

  自2022年全面启动试点建立妇女小组工作以来,武汉市各级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将妇女组织建到群众身边,进一步激活服务妇女群众的最小单元。目前,武汉市建立的各类妇女小组3025个,实现了妇女小组在社区(村)全覆盖。

  洪山区珞南街道博苑社区“慧心巧思”妇女小组,围绕婚姻家庭问题,每月选取1至2个备受关注的社区治理难题,纳入“月月谈”议事范围,发动各方力量开展常态化议事协商。妇女小组长叶望珍因小组工作成效突出,被推荐为省级“最美妇联人”,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武汉市以门栋妇女小组为突破,在全省率先制发《武汉市妇女联合会社区(村)试点建立妇女小组的工作指南》,将妇女小组作为服务妇女群众的第五级妇联组织。

  位于洺悦府的人才公寓是硚口区人才公寓中女性相对集中的公寓之一,现有青年人才121人,其中女性人才61人。为更好服务女性人才,人才公寓组建妇女小组,由所在古五社区妇联副主席为组长、网格员为副组长、区国资公司管理人员和入住在人才公寓的优秀女青年代表为组员,在街道妇联、社区妇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市、区政协委员们组成的20余人的“知心姐姐”团队,利用自身工作优势、生活阅历经验、丰富的社会资源等与女性人才一一对接,帮助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困难。

  像这样的特色妇女小组,在武汉还有很多。武汉经开区的“瀛火虫”妇女小组开展普法教育宣传,为留守儿童安全保驾护航;汉阳区“春风十里”妇女小组把教育培训、综合维权、帮扶救助等精准服务送到女性户外工作者身边;新洲区“瓜兴果实”妇女小组,团结带领广大妇女群众参与村级产业发展建设,帮助农村妇女成为本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武汉市妇联把妇女小组作为妇联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探索形成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宣传机制等系列工作机制,有效推动妇联组织嵌入、工作融入、队伍加入基层治理体系。

  下一步,武汉市妇联组织将不断加强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妇女小组”作用,紧贴妇女群众需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打通服务最后“一米”。(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洁 通讯员 武芙萱)

[责任编辑:张星星]
网上展馆
更多>>精彩专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