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阅读的魅力

发表时间:2024-04-23 来源:哈尔滨文明网
“阅读+”课堂 打造学科融合育人新模式
哈市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阅读的魅力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哈市各中小学校纷纷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展示活动,学生们通过朗诵、课本剧、吟唱等方式展现阅读素养,让师生们感受阅读的魅力。
  如今,阅读已经打破学科壁垒,哈市各中小学校逐步尝试阅读与学科融合,阅读不再专属于语文教学,它已经走进了美术、音乐、劳动等课堂。
  阅读与美术融合
  书中春天画出来
  “看,我将书本中的春天画到了纸上”“这是我画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画得有没有诗意”……在爱建学校的语文课上,孩子们将书中文字变成小桥流水、花鸟鱼虫,在画纸上体验如诗如画的美感。
  本学期,爱建学校开展了以“‘悦’读韵无限 妙笔绘文心”为主题的语文与美术跨学科阅读实践活动,每个年级语文课上的“美术”内容皆不同,低年级的孩子画四季、高年级的孩子画“诗词”。孩子们将自己对书本的理解画到纸上,从简单线条,到亭台楼阁,孩子对文字的理解也随着绚烂的色彩丰富起来。
  爱建学校党总支书记闫跃强表示,美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感知与情趣。同时提高了孩子们美术鉴赏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阅读与音乐融合
  经典古诗唱出来
  古诗里不仅有画,还有歌。在虹桥第一小学,古诗像涓涓清泉流进孩子们心窝。4月16日,虹桥一小二学年的古诗词展演活动中,孩子们用清脆的童音将古诗词唱出来。
  虹桥一小将音乐融入语文课堂,课堂渲染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刻了。老师们发现,配上曲谱之后,诗词有了灵魂,孩子们更容易记牢。音乐一起,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来,有的孩子开始尝试通过音乐熟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琵琶行》《赤壁赋》等诗词歌赋。
  虹桥一小校长王静认为,音乐具有激发情绪、唤醒情感的神奇作用,而诗词朗朗上口,吟唱起来更有韵律,两者融合让学生学起来兴致盎然、记忆深刻,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阅读与劳动融合
  节气诗词“种”出来
  “立春之后,开始准备春耕;小满到了,大麦已经结果……”在群力实验第三小学,二十四节气到来的时候,孩子都会吟诵相应的节气古诗,并会脱口而出“哪一个节气代表哪一种劳作”。学校还把劳动课堂搬到了校园的百草园,孩子们一边种植、收获,一边吟诵节气古诗。
  学校将阅读与劳动教育融合,让学生在阅读中探索,在劳动中传承。教师们集体编写的《与时光一起成长》节气校本教材,将时令节气与劳动融合,让学生在诗词歌赋中,感受学习古人的智慧,培养了越来越多的劳动小能手、劳动小达人。
  群力实验第三小学校长王长山说,从经典诗词回归到学习生活,学校把劳动教育融入课本教学,让传统文化传承、让劳动精神延续、让美好快乐传递。
  在哈市中小学校,学科融合已经成为育人新途径,除了阅读与各学科融合之外,学校还将进行全科学融合,让学生获得“多样的学习体验和丰富的学习经历”,使课堂更加丰盈、灵动。(哈尔滨日报)
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