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为基层持续注入青春能量

发表时间:2024-05-17  来源:大河网

  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会同有关部门实施2024年“三支一扶”计划,在全国招募3443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服务。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基层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平台。“三支一扶”计划,是有关部门联合实施的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示范项目,服务期为2年。旨在通过“三支一扶”计划,引导更多胸怀梦想、勇于担当的青年才俊走向基层,在基层实践中砥砺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唱响基层就业“主旋律”。基层是急需新鲜血液注入的地方,是高校毕业生实现人生理想、增强个人本领的一方沃土。高校要把教育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工作重点,指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今年“三支一扶”计划向脱贫地区、东北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倾斜,招募计划重点投放中西部地区,将达到总量的84.3%。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既是帮助高校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更是旗帜鲜明地树起了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引向基层一线的“风向标”。

  搭建干事创业“大舞台”。基层处于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是青年人才干事创业的大舞台、首选地。2021年第四轮“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共选派12.17万名“三支一扶”人员到基层服务。他们把基层当成放飞梦想的舞台,在基层不同领域和岗位上担当作为、无私奉献,展现了青春的价值,谱写出一曲曲奋斗的赞歌。今年的“三支一扶”计划,各地将着重开发基层事业发展急需紧缺岗位,拓展乡村建设助理、农技推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医疗卫生等服务岗位。随着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基层工作技术性要求更高了,对干部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正因此,青年人才投身基层发展,大有可为,正当其时。

  走好扎根基层“宽广路”。生铁成钢需百炼,扎根基层路更宽。高校毕业生长期扎根基层,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推动基层得到长足发展和进步。长期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融入群众,才能更好为群众服务。让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人员自愿扎根基层、奉献自我,需要引导更需要政策保障。今年的通知专门强调,全力做好服务期满人员就业服务工作,畅通基层服务单位留用渠道,多措并举促进“三支一扶”人员扎根基层成长成才。要强化政策落实落地,积极落实公务员定向考录、事业单位专项招聘等支持政策,打通“三支一扶”人员期满扎根基层渠道,为基层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强化跟踪培养,对在多岗位锻炼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人员纳入基层青年后备人才,充分激发他们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动力。

  人才“活水”来,基层变“热土”。“三支一扶”计划持续纵深推进,向基层源源不断选派优秀青年人才,也让更多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青年才俊投身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向秋)

【责任编辑:朱 丽文】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大河网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