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闪亮的坐标⑥|“铁路线”织就的红色纪念地

发表时间:2024-04-03  来源:河南文明网、大河网、郑州文明网

  编者按: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英雄故事,都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2024年清明节期间,河南文明网联合大河网推出清明节主题策划《追寻·闪亮的坐标》,走进烈士纪念设施缅怀先辈、寻根铸魂,致敬历史,朝未来出发。

  “以前和朋友聚会,都会问到哪里见?回答基本都是‘二七’。”网友“廿”是个“老郑州”,说起“二七”话题来滔滔不绝,“不管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还第一次来郑州的人,‘二七’一定是频繁听到的字眼。”

  “东方红,太阳升......”伴随着绵长悠扬的旋律,迎着晨起报时笃定沉稳的钟声,从郑州二七纪念馆序厅历阶而上,百年“二七精神”从这里开启,并一路延续。

  

  上世纪初,由于京汉、陇海铁路交会于此,造就了郑州在全国“中”的地理坐标和“十字路口”的独特优势。

  1923年2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成立,但遭到了军阀的无理阻挠。为此,京汉铁路总工会执委会决定2月4日实行总罢工,并提出了5项条件。这天,2万多名工人停止所有工作,长达1200多公里的京汉铁路顿时陷入瘫痪,引起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恐慌。

  工人们所迸发出来的团结奋斗、不怕流血牺牲,以及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就是“二七精神”的具体体现。 

  

【责任编辑:朱 丽文】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大河网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