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月饼有点“料”丨马舒涵:制作苹果馅儿月饼,送给公交车师傅们

发表时间:2023-09-29  来源:河南文明网 郑州文明网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这是北宋苏轼《留别廉守》诗句,其中提到的小饼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月饼。 中秋节之际,吃月饼,送月饼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它不单是节日食品,更是情感的传递。

  如果制作一款月饼,你希望是什么口味?你最想做给谁吃?阳光向上、乐于助人、勇于担当是新时代好少年的标签。中秋佳节,他们最想把祝福送给谁?值此,河南文明网联合大河网推出《我的月饼有点“料”》主题策划,邀请2023年度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通过制作不同馅儿的月饼,为身边默默奉献的付出的辛勤人员送上中秋祝福。

  蛋黄馅儿像是一颗圆圆的月亮,送给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愿他们中秋团团圆圆;如果五仁馅儿代表仁德、仁善、仁心、仁智、仁信,送给教导我的老师,愿他们幸福安康;苹果馅儿代表平平安安,送给公交车师傅们,愿他们每日平安出行,一路顺风……

  马舒涵:制作苹果馅儿月饼,送给公交车师傅们

  

  马舒涵是郑州市国防科技学校学生。2022年8月8日,马舒涵和朋友在郸城世纪广场,看到一名男子正拿着菜刀恶狠狠地砍向一名妇女。他和朋友一边拨打报警电话,一边和歹徒周旋,最终与其他热心群众一起配合公安民警控制服了歹徒,成功避免了恶性事件的进一步升级。

  他说:“苹果代表平平安安,我想把它当作馅料装进月饼,送给公交车师傅们,愿他们每日平安出行,一路顺风。”

【责任编辑:董 蕾】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大河网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