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领导活动
隋洪波:矢志不渝十五载 文明创建再启航
发表时间:2023-04-04    来源:新华社

        

 

       伊春市于2009年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2017年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21年蝉联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正在奋力争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一是一棒接着一棒跑、一任接着一任干,保持定力不变调。2009年以来,伊春林区历经了从停止森林主伐、率先全面停伐的阵痛,到艰难转型、迈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期;从以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为牵动,统筹推进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地方党政机构改革,到承办第二届全省旅发大会;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到常态化创建,4届市委班子、5任市委主要领导,始终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初心不改、接力前行。特别是2016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伊春考察,给林区转型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添了强大动力。伊春历次党代会都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写入报告,并列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要战略任务,市委每年召开创建会议,并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市政府工作报告每年作出安排,一年一批重点、一年一个台阶,创建决心从未动摇、工作从未间断,一张蓝图绘到底,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二是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压实责任不换频道。伊春市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历任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都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部署、亲自督导,划“战区”、明任务、定进度,以上率下,扎实推进。市级领导干部包联到区、包保到片,领衔专班,践行一线工作法,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各区主责主战、市直部门分块包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下沉作战,层层传导压力,拧紧责任链条,所有点位有人抓、有人管。市区两级每年立下“军令状”,各级干部作出承诺,说到做到,确保创建工作实效。

       三是一本经念到底、一件事抓出头,攻坚克难不松劲。伊春林区基础弱、历史欠账多,特别是全面停伐后,努力克服财力困难,坚持“里子面子”一起抓、“软件硬件”同提升,一个一个项目建设,一个一个问题整治,积小胜为大胜,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文明内涵。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累计投入资金558.1亿元。以承办第二届全省旅发大会为契机,改造升级中心城区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新建、改扩建179条主城区道路,改造老旧小区74个,相继完成林都机场改扩建、新航站楼建设,汤嘉公路建成通车,哈伊高铁、鹤伊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在城市环境治理上,坚持以文明城市创建统领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平安城市创建,持续推进交通秩序、小区管理、文明旅游、市政设施和环境卫生等专项提升行动,完成早市改建、夜市迁址、农贸市场整治等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建成市综治中心信息化平台、市级政务云,城市“颜值”和治理能力有效提升。伊春被授予全国仅有的5个、中国北方第一个“中国天然氧吧城市”称号,连续三次成功卫冕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第三次捧回全国综治平安建设最高荣誉“长安杯”。在文明素质养成上,用好地方立法权,制定实施《伊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5部地方法规,让条例成为“伊春规矩”,扎根每个人心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争做文明有礼伊春人”等主题活动,培育选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423个(名),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感动伊春人物”等130余人,推动“人人讲文明、处处讲风尚”蔚然成风。

       四是拧成一股绳、汇成一股劲,全民创建不停步。我们坚持把发动全民参与贯穿创建工作全过程,既充分发挥党政干部主心骨作用,更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人翁作用,每年发出倡议书、公开信,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全市130余个中省市直单位齐上阵,27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活动在基层,累计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24.5万余人次。积极搭建“文明随手拍”“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等载体,广大市民从“袖手看”到“拍手赞”,再到“动手干”,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共建共享生动局面。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大考”之年。伊春市将全面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对标全国和省测评体系,充分用好“四个体系”闭环工作落实机制,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奋力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连冠”,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动铁力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努力争当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排头兵。(作者:中共伊春市委书记隋洪波)

 

责任编辑:吴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