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湘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5期

来源:   编辑:   时间:2015-07-01

  第五期

  2015年5月23日

  〔上级精神〕

  习近平: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

  〔要闻要情〕

  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召开

  〔工作动态〕

  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湖南省候选人公示 我市杨芳、何平入围

  湘乡市:充分发挥妇女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

  〔工作交流〕

  圆梦“微心愿” 情暖儿童节

  〔上级精神〕

  习近平: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

  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主持学习并发表讲话。他强调,要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总体思路,一手抓专项打击整治,一手抓源头性、基础性工作,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安定的深层次问题。要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更大力度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放心。要切实增强抵御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切实消除隐患。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要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加强安全公益宣传,健全公共安全社会心理干预体系,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和公众情绪,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维护公共安全。

  〔要闻要情〕

  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召开

  5月27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召开,表彰2014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动员部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会议号召全市上下大兴实干之风,以百无一疏的态度、昂扬向上的斗志、分秒必争的干劲,全力以赴、众志成城,向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迈进。

  市领导陈三新、胡伟林、周放良、李江南、严华、廖国锋、蒋锋、陈忠红、徐亚健、苏健全、吴小月、杨真平、戴德清、陈小山、马石城、刘新文、王勋爵等出席会议。

  会议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蒋锋主持,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组长胡伟林作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动员报告,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严华宣读表彰通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文明委主任陈三新讲话。

  去年,湘潭进入了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的“入场券”。大会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县级市)韶山市、全国文明单位湘潭市委办等获得全国、省、市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标兵单位、文明村镇荣誉称号的集体,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中被评为先进的雨湖区、昭山示范区以及30家先进单位、3个先进工作组、10个先进乡镇(街道)、20个先进社区、140名先进个人和10名优秀志愿者受到表彰。市委办、雨湖区、昭山示范区、市交警支队、岳塘区红旗街道红旗社区等单位代表介绍了先进经验。

  胡伟林指出,湘潭从2003年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多年来的努力,使我市创建机制渐趋完善、创建基础不断夯实、创建氛围日益浓厚,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是对我市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肯定。但是,我市的发展还不够充分,城市建设和管理还不够完善,创建机制还有待进一步优化,部分干部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对这些问题与差距必须充分重视。

  胡伟林强调,要紧扣创建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制订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规划》要求,围绕突出夯实经济基础、塑造城市良好形象、营造和美社会环境,狠抓落实,全力提升创建工作水平。

  “创建工作是硬任务,一定要有硬措施。”胡伟林要求,全面强化工作保障,完善工作机制、狠抓责任落实、广泛宣传发动,在全市形成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合力,确保创建工作有力有效推进。

  陈三新指出,文明创建工作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的具体化和生动实践,是最大的民生实事,最重要的民生工程。这次全国共有100个城市获得提名资格,竞争相当激烈,我市的创建工作任重道远,只有咬定目标、笃志前行、久久为功,把工作做在细处,把功夫下在平时,才能突出重围、勇夺奖牌。

  陈三新强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大战役,谋兵布阵要到位,把握关键才能决战决胜。未来三年,要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实现目标”的思路,举全市之力,大干实干,确保今年进入全国前30名,2016年进入全国前25名,2017年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要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立足特色优势创亮点、围绕创建惠民聚合力,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最直接的实事做起,让老百姓不断增强归属感、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切实提高支持度、参与度和满意度,从而使文明创建成为“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利民惠民过程。

  陈三新强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篇大乐章,责任担当要到位,必须协力同心、善做善成。在组织领导上,要切实做到责任明确、政令畅通、履职到位;在协调联动上,要切实做到目标一致、方向一致、行动一致;在督查考评上,要切实做到导向鲜明、抓严抓实、奖惩兑现。

  会议印发了《湘潭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规划(2015-2017年)》、《2015年湘潭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关于组织开展“做文明湘潭人”市民素质提升行动的通知》等文件。湘潭市委办、市财政局等7家全国文明单位发出倡议: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打一场文明创建的攻坚战,确保我市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综合宣传组)

  〔工作动态〕  

  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湖南省候选人公示

  我市杨芳、何平入围

  6月1日,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湖南省10名候选人经申报和投票产生,并进行公示。我市的杨芳(中国兵器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师)、何平(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光荣入围,分别成为敬业奉献模范和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湖南省候选人分别是:孟繁英、田工、段江华、段意花 、谢子龙、刘真茂、曾宪国、杨芳、彭银凤、何平。他们是经各市州和省直有关部门申报,省推荐申报全国道德模范活动评选委员会无记名投票表决产生。

  〔工作交流〕

  湘乡市:充分发挥妇女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

  湘乡市充分发动广大农村妇女,全面启动“爱护环境 女性前行”活动。全市503个村处处房屋亮化、居室净化、庭院美化、环境绿化,打造整洁、健康、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文明意识。湘乡市文明办联合妇联、各乡镇办,立足各地“妇女之家”阵地,广泛宣传发动,围绕绿色庭院、美丽家园、文明礼仪等主题,全市基层妇女干部上门入户走访,发放《致全市广大妇女的倡议书》5万余份,《湘乡市“爱护环境 女性前行”清洁家园行为指南》1万余份,宣传手册3万余份,宣传海报2000余张。做到层层发动,典型推进,市、乡、村层层召开妇女干部会议、妇女群众会议,进行清洁居室、绿色庭院、家庭教育、文明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并组织妇女干部到先进典型村进行观摩学习,帮助妇女群众革除生活陋习,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习惯。

  加大综合整治力度,美化乡村环境。发动全市各级妇联,带动广大妇女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500余次,动手打扫自家室内外卫生,清理街道陈年垃圾、积极改厨改厕、房前屋后栽花植绿,唱响了“人人动手清洁庭院,户户参与环境整治”的主旋律;同时,积极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广泛招募巾帼志愿者,整合女企业家及热心公益事业的妇女资源力量到志愿者队伍中,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文明劝导活动,帮助特困家庭、残疾家庭等弱势家庭清洁庭院,引导广大农村妇女人人动手、家家参与,美化村容村貌,真正实现了环境整治活动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加大民风建设,弘扬文明新风。通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洁美家庭”等创评活动,让身边的典型感召带动更多的妇女群众,使家风、民风、村风更加和谐,有力地促进了环境整治活动深入开展。同时发挥巾帼志愿者队伍作用,组建了妇女腰鼓队、妇女广场舞队等文体团队,每逢农闲和节假日自编自导节目,为村民们演出,组织引导广大妇女,从家庭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开展文明乡风宣传实践活动,传递建设美丽乡村的正能量。(湘乡市文明办)

  圆梦微心愿 情暖儿童节

  “六一”儿童节期间,经开区开展了“圆梦微心愿•情暖儿童节”关爱青少年微公益活动,在全区各中小学内征集了54名贫困、单亲、孤残家庭学生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六一”愿望,50余名志愿者奉献爱心共圆孩子心愿,让孩子们强烈地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参与微公益事业的新风尚,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国梦”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创新模式,倡导微公益。今年以来,经开区根据全市创建工作部署,积极创新思维,拓展思路,坚持从身边微小的公益事情着手,动员全区上下大力倡导微公益,参与微公益。“圆梦微心愿•情暖儿童节”活动是倡导微公益的创新尝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鸣,实现了经开区公益事业从传统的企业型公益、事业型公益向平民化公益的转移,使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并开始成为公益主体。

  二是志愿牵手,实现微心愿。此次活动以“参与微公益、实现微心愿、促进微循环”为主旨,以“情暖儿童节”为主题,让爱心万涓成河。活动期间,通过志愿者走访、征集认领微心愿等形式,对全区14所中小学生展开了心愿征集,最终筛选确认了54名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以及单亲家庭儿童的微心愿,第一时间对这些孩子们的心愿在网上进行了公布,并在趣味运动会活动中进行了微心愿现场公益认领。十余天时间,54个孩子的心愿全部被认领。5月28日,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纷纷牵手献礼,对孩子们提出的想拥有一辆单车、一个书包、一套书籍、一个助听器的心愿全部送到,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特殊的节日。

  三是健全机制,促进微循环。为推进微公益事业的平民化、长态化,经开区拟建立“文明九华•志愿同行”微公益系列活动长效机制,主要围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三关爱”主题,积极开展关爱空巢老人、贫困儿童、农民工子女和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环境保护、扶幼助残、文明劝导、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有爱心的人士争当志愿者,并积极培育志愿典型,扩大宣传面,让微公益活动形成良性循环。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