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村医刘艳蓉:兴和村老人们的“干女儿”
株洲文明网 2024-05-15 15:04:00

  从20岁到46岁,刘艳蓉已在茶陵县严塘镇兴和村“奋斗”了26年。她是一名村医,这些年,她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深爱的大地,用火热的心呵护着深爱的乡亲。

  上门给村民治病 摔倒致脾脏破裂
  5月13日午后,在茶陵县严塘镇兴和村村卫生室,3位老人正围着村医刘艳蓉量血压、测血糖。一旁,还有五六位老人坐在椅子上安静地候着。
  兴和村共有358户、1580人,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刘艳蓉必须牢记的一本“健康手册”。
  村里谁有高血压,谁的腿脚不便,谁属于独居老人,她都门儿清。经常有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打电话给刘艳蓉,询问父母情况,末了总会说:“有你照看,我们在外就安心了。”
  他们也许不知道,为“照看”好村里的老人,这位村医付出了多少艰辛。
  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村民罗吉明的母亲病得很严重,下不来床。而他本人不在家,且自家离村卫生室很远。
  情急之下,罗吉明给刘艳蓉打去电话。接到求助后,她二话没说,拿起出诊箱冒着大雨,骑着摩托车就出发了。那天天很黑、雨很大,一处山路出现山体滑坡。一想到患者病情严重,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往前走,却不慎摔倒,导致脾脏破裂大出血。
  疼痛难忍的她还是咬牙扶起摩托车继续前行,赶往患者家中。为老人打好针、发好药,交代好注意事项后,她疼得几乎快要昏倒,最后被丈夫紧急送到了医院。最终,在茶陵县人民医院,刘艳蓉接受了紧急的脾全切手术,这才保住了性命。
  爱管“闲事” 她成了老人的“医靠”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村卫生室作为健康的第一道关,村医的责任不可替代。自从国家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以后,刘艳蓉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小到刚出生的婴儿,大到100岁的老人,兴和村1500多人的健康都是她的责任。
  刘艳蓉说:“我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但我有我的担当,我有我的收获。我喜欢当村医。”
  面对村里的留守老人,她总会多管“闲事”。李秋兰老人因子女外出务工而独居在家,生活多有不便。每次上门体检时,她都会为老人烹饪可口的饭菜;每次为91岁的刘寿老人治疗时,她都会留下来与老人聊天解闷,抚慰老人的心灵。为此,不少老人甚至称呼她为“干女儿”。
  “有时就是搭把手的事,真的没什么。”面对老人们的点赞,刘艳蓉反倒有些不好意思。
  忙着为村民健康保驾护航的她,其实也有自己的苦恼。这几年,她的公婆、母亲都曾相继生病。在术后的恢复期,老人们需要静养,一日三餐、煮饭熬汤、端茶送水等事全都落在了她的肩上。此外,她的两个孩子又在县城上学,学业紧张,她却无法在忙碌中抽出时间照顾。说起过往的经历,她泪光闪烁。泪水中有她的艰辛和委屈,更有她对乡亲们的温情。
  “你要么不干了,要么去县里找个工作。”这些年,不少亲友这样劝她。
  她说,“我走了,村里的老人们怎么办?”
  刘艳蓉和许许多多质朴优秀的乡村医生一样,很平凡,也很伟大。(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琼 通讯员/康新任)
作者:刘琼
编辑:刘小伟
来源:株洲文明网
分享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