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好学能文

人勤地生宝 功到秋华实

 文章来源:湖南宣传 编辑:陈沁贤 时间:2023-08-14
  沙田溪村村部的后方是一片菜地。2021年的5月初,我们驻村的时候,那片菜园种满了刚刚破土的玉米苗。一个月后,小苗就长到了半人高。两个月后,玉米已经开花拔穗。三个月后,就能采摘收获了。金黄的玉米秸秆亭亭立在地里,大方展示着“人勤地生宝”。
  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全过程经历一种植物的“一岁枯荣”,感叹于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在心里默默许愿:希望我们的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也能这般“功到秋华实”。

  驻村帮扶工作的基本功是入户调研访民情。上门入户,能直接跟老百姓面对面,真切地看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情况,了解到他们真实的想法和需求。安化是黑茶之乡,茶文化氛围浓厚。到村民家走访,无论家境如何,都要倒上一杯热茶,并摆上一圈茶点碟子。有些茶点是老百姓自己制作的,有些是市场上买的。每次推辞不过的时候,我们都会吃一点老百姓自制的茶点或咸菜,夸赞女主人的手艺,由此打开话题。有时候,主人家久不来客,椅子上积灰不少,茶具也不全。工作队有个心照不宣的默契:不管椅子脏净,都先一屁股坐下;不管茶杯里是什么水什么茶,都先接过来喝上一口。渐渐地,这些小默契帮助我们缩短了从省城到乡村的距离,增进了和群众的感情。
  入户走访也不全是宾主尽欢,其乐融融。为了推进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项目的征地工作,工作队曾经反复上门做一户人家的思想工作。每次上门走访,老人家绝口不提征地的事,只是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村里、家里的事,还容不得我们打断。老人家70多岁了,讲话急,声音大,听他讲得又急又喘,我忍不住打断他,试图做些解释、开导的工作。结果老人很生气:“你看,你一打断,我都不知道要讲些什么了。”此后,我们每次都耐心倾听,直到老人心甘情愿停下来,才趁机说上两句话,请求支持工作。如此四五次之后,老人反复长篇的讲述,终于把积累多年的不满情绪发泄完了。我们耐心倾听的姿态也获得了老人的认可,终于有机会坐下来和老人好好商量有关征地的具体工作了。最终,在镇、村和工作队的合力推动下,征地工作如期完成。
  练好入户走访基本功,有时候要努力讲好“百姓话”,有时候需要学会“无声胜有声”。分辨二者,关键在于用心。只有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常进百姓门,熟知百姓事,勤帮百姓忙,才能与百姓心心相印,一呼百应。
  我们驻村的两年,新冠疫情时有反复,给我们的工作造成一些“突发状况”。2021年的暑假,我们对接了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请来了一支清华大学的支教队伍。经过充分讨论和沟通,我们反复修改支教方案,精心设计丰富有趣的课程,组织学生报名,安排后勤保障。然而,就在开课的前一天晚上,我们突然接到通知,支教队伍里有两位老师与确诊患者存在时空伴随,整支队伍都无法前来上课。当时,我们的开课通知早已经下发,家长和学生们报名踊跃。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工作队简短讨论后决定,没有老师,我们自己上。于是,我们紧急在村内寻找支援,动员乡贤和返乡大学生,根据“新老师”的特长和学生们的情况,重新调整课程设置,分头备课,准备教案,制作教具,一夜到天明,确保孩子们第二天如期上课。村子里第一次有外面的老师来办暑假班,孩子们充满期待。我们精心准备了有别于传统严肃课堂的新鲜课程,以寓教于乐、互动参与的形式,帮助孩子们拓展课外知识,训练表达能力,培养思维能力。一整天精彩纷呈的课程,获得了孩子们的热情互动、热烈响应。课程结束后,孩子们还欢快地拉着我们在教室叽叽喳喳,舍不得回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正是我学习锻炼、增长才干的好舞台。在基层丰富多元的实践历练中多用功、下苦功、练真功,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更多地担急、担难、担险、担重。
  为了推动村里农副产品的销售,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有关部门对接电商平台,帮助我们开展“遇见安化云购好物”双12直播带货活动。前期,我们按平台要求联系农户供货,组织产品上架,做好沟通协调。直播前一天,电商平台通知我们不提供主播,只提供直播渠道,工作队只能自己当主播。又一次箭在弦上,别无选择。一天时间,我们在继续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见缝插针地恶补直播技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直播当天,我们一秒入戏,化身带货主播,默契配合铆足了劲推销商品,使出浑身解数留住直播间顾客。当时在场采访的媒体为我们点赞:你们压根不像第一次直播,俨然是专业的直播达人。部机关同事们纷纷在线下给力支持,有直接下单购物的,有线上频繁互动提高热度的,还有不少同事同时开着几台手机、电脑,努力帮我们直播间增加人气。同事亲友团的支持,让我们干劲十足地连续直播了10个小时,帮助销售农副产品价值20余万元。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工作队在对照两年帮扶规划做好驻村帮扶重点工作、推进重大项目的同时,积极参与村庄治理和日常管理。我们与村干部一起参与疫情防控,不漏一户地上门察访宣传劝导;开展房屋安全排查,采集更新基础信息;开展防溺水宣传、防电信诈骗宣传;参加广场舞、合唱团;进山巡逻防火;督促春耕生产;参与志愿服务……这些深入一线、直插田间地头的工作,让我有了难得的机会,去了解基层的运转模式,真切感受到上面千条线是如何穿过乡村基层这“一根针”的,深刻感受到每一个普通村民都在党和国家的视野里、在社会系统中,共同组成国家的基石、事业的基石。正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在这些直面群众的工作中,我们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走在路上,不时会有村民打招呼:“到屋里来耍啊”“来吃开水啊。”驻村之初,我们与村干部和老百姓礼貌客气但疏离。现在,我们可以用夹生的方言和他们开些没大没小的玩笑。刚开始向村民了解收入情况,他们敏感又警惕地回答:“赚不到什么钱的。”熟悉了以后,再问他们:“一个月打工有三四千块吧?”他们会乐呵地回答:“那有的,那有的。”这种信任,比什么都宝贵!离百姓越近,对于“以人民为中心”的认识就越真切、越深刻。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两年光阴,匆匆而过。我们离开村庄的时候是6月底,又是玉米抽穗灌浆的时节,熟透的杨梅染红了枝头,满树的桃李将熟未熟、硕果可期,一如振兴中的乡村,所有美好都将如期而至。
  (作者:谢林霞,工作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宣教处副处长,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驻安化县沙田溪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原队员;选自《湖南宣传》2023年第7期)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 传真:0731-82217063 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 湘B1.B2-2007006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