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湖南好人  
李发英:新婚一别成永别 衡阳烈士遗孀无悔照顾公婆39载
  发表时间:2023-05-05   编辑:陈沁贤   来源: 衡阳市文明网
 


  李发英,女,1960年6月生,衡阳市衡东县南湾乡江东村十四组陶荣华烈士家属。1983年春节,李发英与陶荣华成为结发夫妻,1984年4月28日,丈夫陶荣华壮烈牺牲,至今李发英未改嫁。当年她才20多岁,独自承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抚养烈士子女,孝敬公婆,39年如一日,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当地群众对这位好儿媳的事迹都赞叹不已。
  新婚分别忽闻噩耗 丈夫报国壮烈牺牲
  李发英和陶荣华今生的情缘,从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开始。他俩从小生长在茶旺村的两个村民小组,上学的时候,李发英每天要从陶荣华的家门前路过,时间久了,他们慢慢从陌生变成熟悉,再到后来的情窦初开,彼此产生了爱慕之情。1979年秋天,高中毕业后,已经在村里担任会计的陶荣华报名参军,去了位于祖国南方边陲的部队。在军营里,他给李发英写信,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两人正式谈起了恋爱。
  1983年的春节前夕,已经当了班长的陶荣华从部队探亲归来,在村里和李发英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成为了夫妻。
  儿子出生后,李发英几乎每天都会在家门口眺望,等待着丈夫从战场上归来,拥抱她和襁褓中的儿子,可是等来等去,却等来了丈夫牺牲的消息。噩耗传来的那一刻,她感到整个世界都坍塌了。然而,看着年迈的婆婆和年幼的儿子,李发英心里明白:今后的人生,自己必须要坚强,一定要为丈夫撑起这个家。因为,这是当初在部队和丈夫分别时,她对丈夫应下的承诺。李发英回忆:当时他对我说,你回去要好好照顾爸爸妈妈,有时候他们脾气不太好,你要忍耐一点。李发英坚定地说道:“好,你放心。”
  为夫尽忠尽孝 照顾公婆为其送终
  丈夫陶荣华于牺牲时,李发英也才23岁,是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年纪,原本公婆和亲友不忍心看着她一辈子守寡,也曾劝她再找个好人家嫁了,都被她一一拒绝。她担心改嫁后,老人和孩子会受委屈,她宁愿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扛起所有的困难,为夫尽忠尽孝就成了李英华最大的心愿和使命。
  丈夫牺牲后,李发英擦干了眼泪,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任。家里有六七亩水稻田和70亩山林,李发英除了农忙时节插秧、收稻子,平时还要上山挖竹笋、砍毛竹补贴家用,所有的艰辛都被她咽在肚里。
  1999年,李发英用攒下的积蓄,再加上陶家大伯从外地寄回的一笔钱,在原来的土砖房旁边新盖起了四间大瓦房,让两位老人从破旧低矮的老屋中搬出,住进了新房子。
  两位老人在李发英的悉心照料下,逐渐走出了失去儿子的悲伤,在静逸的山村安度晚年。因为多年操劳,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照顾,李发英的身体也大不如前,但是在对公公婆婆的照顾上,她从来不含糊。每天早上从穿衣洗漱、到吃喝拉撒,每件事都要做到让公公婆婆舒服舒心。这简简单单的日常起居,看上去轻巧,但是她日复一日地坚持下来,从未有一句怨言,也从没让老人们看一次脸色。
  李发英的婆婆2002年因不慎跌倒住进了医院,出院后从此一直卧床不起,生活无法自理,大小便一直都在床上。李发英无怨无悔地悉心照料老人,喂饭,擦身子,端屎端尿,从来不嫌脏不嫌累。而且她始终没有放弃帮助婆婆复健,每天为婆婆进行腿部和脚部的按摩,终于在李发英的努力下,婆婆竟能够下床走一段路了。平时一日三餐,李发英更是变着花样,她尽量做下饭可口的菜,做容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老人们吃好。老人有时莫名发脾气,她也从不放在心上,她说,“老小老小,老人有时就像小孩子发脾气,很正常”。只要一有时间,她就推着公公婆婆到户外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为解除两位老人的寂寞,李发英经常给他们讲讲村里村外发生的事,陪两位老人说说话,逗他们开心,慢慢地她的婆婆也恢复了正常行走。每次别人们问她,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可以一直悉心照料患病的公婆,却毫无怨言?她只是微笑着回答,“只是尽自己作为一名儿媳的本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公婆年纪渐长,公公在2004年突然患病去世,享年72岁。李发英对寡居的婆婆给予了更为细致的照料和陪伴,2012年,她的婆婆因为中风,再一次瘫痪在床,李发英将她当作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将她照顾的无微不至。2020年3月21日,李发英的婆婆郭吉桂在91岁高龄时也去世了,临终前,婆婆紧紧地拉着她的手说:“这么多年,辛苦你了!”

  上一篇:
下一篇: 彭清林:张家界小伙在杭州纵身跳下12米高的大桥 勇救落水女子
 
  相关阅读: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 传真:0731-82217063  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

湘B1.B2-2007006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