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要 闻  
电视专题片《文明风盛新时代》述评之二:精彩描绘新时代文明实践暖民心聚人心强信仰的生动画卷
  发表时间:2024-05-15   编辑:刘仁军   来源: 中国文明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涵养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的重要阵地,是走进人民、拥抱人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温暖人心、广聚民心,才能不断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群众基础,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解读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主题的电视专题片《文明风盛新时代》第二集《服务聚民心》,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切口,生动讲述了各地文明实践工作者扎根基层,开展丰富多彩暖心服务凝聚人心,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送达群众心坎的动人实践。电视片注重感性传播、采用大众话语、聚焦重点人群,以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真实可感的典型事件、代表人物,在故事分享中引导人们切实感党恩、自觉听党话、坚定跟党走,实现思想和情感的双重共鸣。

  坚持人民至上 精准呈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暖人心的创新创造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加速转型,城镇化和老龄化进程在加速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新时代文明实践找准社会民生的重点、百姓生活的难点,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化民忧、聚民心。节目聚焦民生服务重点群体,通过“幸福小院”“暖心食堂”等接地气、近民生的实践探索,系统展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群众、引领群众的生动故事。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塔山村赵庄自然村的张西玲,在贾汪区文明实践志愿者的帮扶下,走出人生困境,并积极主动把自家小院免费提供给村里建设文明实践点(幸福小院)。她也成为了幸福小院的一名在册志愿者,在服务村里老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踏实和快乐。

  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刻画新时代文明实践聚人心的独特优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人民群众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果的最终受益者。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瞄准群众的急事、难事、烦心事,不断健全联系基层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创新出一大批服务精准、注重实效的常态化工作方法,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江苏徐州贾汪区创新采用“十必联”工作法,通过“1+10”包挂、“1+1”结对等形式,在群众家中有喜事、丧事、难事、急事、病事时上门联系,在群众家中有矛盾纠纷、信访诉求、当兵入伍、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情况时上门联系,让党员走进群众,带动群众成为志愿服务主体力量,文明实践由“进村”向“入户”深化、由“见人”向“走心”深化。天津市滨海新区根据农村集市人气聚集、便于服务的特点,利用每周一次的赶大集,开展“一站式”为村民送服务、送温暖、送文明、送实惠、送健康活动,让百姓精神和物质“双丰收”。

  坚持思想指引 生动体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强信仰明显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传播实践科学理论的学习中心、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中心、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文明中心、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所需的服务中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共同体的实践功能,培育文明新风时代新人的教育功能,在推动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方面成效显著。贵州省龙里县平坡村以环境大整治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突破口,推动环境改善,发展乡村旅游,使得几年前最偏僻最贫困村庄一跃成为远近有名的网红村,旅游收入一年比一年高。随着文明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村民们的思想越来越统一,纷纷参与乡村建设行动,将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自觉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奋斗之力。

  在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积极加入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文明实践队伍,推动文明之花盛放在大江南北、文明之光闪耀在中华大地。节目通过一个个凝聚人心的典型案例、一段段感染人心的生动故事、一位位激励人心的代表人物,让广大观众愈加真切感受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情感温度与变革力度。(来源:中国文明网 供稿: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执笔人:江文路 岳奎)

  上一篇: 各部门持续发力推进移风易俗 新式婚俗树立乡村新风尚
下一篇: “湖南好人”龚凯文:三次潜入水下救人
 
  相关阅读: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 传真:0731-82217063  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

湘B1.B2-2007006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