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思践悟

市审计局王晨捷:钱钟书故里的书香步履

时间:2024-05-14  来源: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浏览次数:

  钱钟书故里的书香步履

  

       时值烟雨蒙蒙的江南春日,我心中携着对先贤的敬仰与江南风韵的向往,开启了江南文脉的探寻之旅。此行的重点在于寻访一代文豪钱钟书先生的故居,借由他的生平事迹,串联起无锡城市文化脉络,体验这座城市厚重且独特的文化底色。

  钱钟书故居,一座文化的殿堂

  文学巨匠钱钟书先生的故居,坐落在无锡市中心新街巷一片黛瓦白墙间,这座素雅恬静的江南民居,是先生度过青少年时光的地方。故居占地面积1391.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16.4平方米。

  穿过古色古香的门楼,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那个文人墨客云集的年代。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透露出浓浓的文化气息。故居内部陈设简朴而典雅,书架上摆满了钱先生的著作和手稿,让人肃然起敬。透过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简朴的生活用具,我仿佛看见了那个潜心研读、才情横溢的青年钱钟书。书房内那一排排泛黄的书籍,是扑面而来的书卷气息,无声地述说着这位大师与书香相伴的一生,案头那斑驳的笔墨,仿佛能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那是他对知识的热爱与敬畏,也是他对家乡这片土地深深地眷恋。那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让我对无锡的文化有了更深地认识和理解。

  城市文化脉络,历史的回响

  无锡,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丰富的故事。跟随城市文化脉络的指引,我深入街巷走访了诸多历史文化遗存。从有着千年历史的南禅寺,到集古典园林艺术之大成的蠡园,再到横跨在蜿蜒的河流之上历尽沧桑的清名古桥,从古运河的流淌到惠山古镇的静谧,从锡剧的悠扬到评弹的婉转,每一处都如明珠般镶嵌在无锡的文化版图上。这些文化瑰宝不仅是无锡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是无锡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注脚。钱钟书先生曾在《围城》中赋予无锡灵动的笔触,而今,我在实地探访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他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深情厚意和对故乡无尽的怀念。

  书香浸润,思考的力量

  大学毕业来到无锡工作,书香始终伴随着我。我不仅阅读了钱钟书先生的著作,还阅读了许多关于无锡历史和文化的书籍。这些书籍引导我去读解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让我对无锡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浓厚的情感。无锡的书店和图书馆,成为了我最喜欢的地方,安静地阅读,沉浸在书的世界中,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而“行走中的阅读”,更是让我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漫步在无锡的大街小巷,我愈发体会到“行走中的阅读”所带来的乐趣与收获。每一块历经沧桑的石板路、每一栋散发着历史韵味的古民居、每一片绿意盎然的公园湖畔,都如同打开一本本生动立体的图书,使得无锡的历史底蕴得以鲜活呈现,也让无锡的城市魅力更具生命力。

  夕阳的余晖洒满静谧的江南水巷,我依依不舍地结束了这次名人故居的文化之旅。在这里,每一步都是诗,每一眼都是画,钱钟书先生的书香步履,已深深印刻在我的心中。无锡,用她独有的方式,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未来的憧憬。我仿佛听到了古运河的潺潺水声与历史的低语交织成一首无言的诗,吟唱着岁月的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