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县党建

惠山:支部建在“链”上,红盟惠企赋能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5-14  来源: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浏览次数:

  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企业是“主力军”,组织是“领航员”。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惠山区锚定做优做强“链上”党建,因地制宜开展“惠鹏飞·红盟惠企”行动,通过组建“惠企”党建联盟、创设“惠企CALL”数字服务平台,推动信息破屏、工作破壁、发展破圈,以党建“联”赋能产业“链”,切实把党建引领组织“优势”转换成高质量发展“胜势”。

  先锋助力,组织建到链上。坚持把党组织作为工作支点,持续做优“两个覆盖”,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到产业发展前沿。创设“三引”工作模式,从组织、商务、工信等领域选派党员先锋,围绕“引进招企业、引导建支部、引领促发展”,为链上主体提供全周期服务,累计新发展企业党员99名、引进党员人才27名,新建企业支部73个,全区“双有”比例超90%。结合惠山区功能区改革、“三新四强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沿链推进组织覆盖,创新打造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水蜜桃4条产业“红链”,聚焦惠山特色专业园区,在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健康未来3大专业园区探索成立党建联盟,逐步构建起“一区一联盟、一链一党委、一企一支部”矩阵化组织体系。

  红盟惠企,服务沉到链上。打破就党建抓党建的传统思维,探索建立“一链通”工作模式。落实“双挂钩”制度,即每条产业链由1名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和3个联盟成员挂钩,指导推动链上主体开展领导互访、企业互助、党员互帮、人才互派,累计组织“联盟+链条”双月谈11次,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两大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链打造“共享实验室”3个,加快产线重组、技术攻关步伐,累计节省成本4470余万元。建立“项目制+包干制+清单制”,结合惠山区重大项目攻坚“鹏程行动”,梳理省市重点产业项目20个,实行联盟成员“一对一”包干,明确目标任务清单,全力做好从立项到投产的全流程党建指导、金融赋能等13余项动态跟踪服务,总投资百亿元的吉利高性能电驱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352天,创造了吉利集团历史上的“最快速度”。

  一键秒应,资源聚到链上。聚焦“百链千企”蹲点解剖行动期间发现的部门间信息共享、一体联动不够,企业反馈和跟踪不及时、不全面等问题,创新推出企业核心需求解决方案——“惠企CALL”数字服务平台。树立以“算法”为核心的工作理念,“惠企”联盟成员共同梳理企业核心需求19条并一表量化,系统自动整理企业需求后,形成可视化图表、文字,自动派送工单至相应部门,同步对企业信息、需求进行量化分析,加工形成分析报告,作为精准服务、靶向施策参考。上线以来,指导优化惠企政策11个,累计解决投融资、项目申报等难点堵点137个,其中80%的需求在半个工作日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