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绘就乡村文明新画卷
发表时间::2024-03-06 19:49:00来源:济南文明网

  “开摊啦!开摊啦!”随着一声声吆喝呐喊,平阴县“睦邻市集”正式开始了。

  “这个小油菜看着鲜嫩,给我来一兜!”“我来一盒草莓”……市集上,不仅有蔬菜、水果、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更有助农惠农、文创手作的特色产品,爱心义剪、清洗地垫的民生服务,“知识涨不停”的公益宣传。居民们或驻足挑选、或观看表演、或享受公益服务,整个市集川流涌动,热闹非凡。

  2023年以来,平阴县聚焦群众需求,以“便民、惠民、利民”为核心,聚集各种公益资源、社会组织、群众力量,坚持开展以“文明创建”“社区文化节”等为代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构建了“资源共享、邻里关爱、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的新型邻里关系,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学理论,强主线

  “打竹板敲得响,党的精神我来讲。新发展新格局,保持社会稳大局……”基层党员志愿者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用快板形式向居民传递党的“好声音”,吸引了不少居民围观聆听。

  文明实践小切口撬动理论学习大格局。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是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是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通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平阴县通过整合资源,成立了10支专业宣讲队伍,打造了“玫好平音”宣讲品牌,结合“主题党日”“我们的节日”等各个时间节点,贴近群众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及广大群众关心的乡村振兴、移风易俗、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致富技能、家风家教等主题,走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开展面向基层的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传宣讲活动,用“沾泥土、冒热气”的乡音传递党音,将主旋律在基层大地奏响。

  各街道(镇)还根据自身特色,分别成立了“理响榆山”“锦玉良言”“儒行孔村”等8个宣讲品牌,形成平阴县宣讲品牌矩阵,也让理论宣讲走“新”又暖心。

  组资源,深拓展

  “独木不成林,一人不为众,”实现大发展要汇聚大合力、抓好大融合,形成大氛围,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为抓手,充分发挥文明实践集聚效应,以资源融合促进文化高质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助力。

  平阴县利用黄河文化体验廊道的示范带动作用,高标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建设工作,初步形成了“和圣故里 和孝兴润”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古镇泉乡”文旅融合展示带、“锦山秀水”生态环境建设展示带等8条各具特色展示带,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主题公园引领、文化体验廊道节点示范、沿黄文旅体验片区支撑、全域文化“两创”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黄河文化体验廊道空间,将遍布基层的文明实践资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各乡、镇、村充分发挥道德讲堂、农家书屋、村史馆、乡村大舞台等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的教育实践功能,设立志愿服务站(岗)、爱心驿站、爱心超市,着力打造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服务平台。通过广泛开展典型选树、移风易俗、“五为”志愿服务,不断强化核心价值观引领,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23个村创建为省市级文明村,探索出一条文明实践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的新路径。

  抓需求,传温情

  群众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出发点是群众需求,落脚点是让群众共享,要紧紧聚焦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回应群众期盼,增进民生福祉,从而构建起农村精神文明精准化服务模式。

  平阴县整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等多方资源,组建了送温暖、牵手关爱、心理关爱、关爱未成年人、助学支教、扶难解困、健康生活、敬老爱老等23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围绕“为老”抓互助,围绕“为小”设课堂,围绕“困难群体”建台账,围绕“为需求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众”组队伍,通过精心设计和培育“法宣进乡村”“交通文明劝导”“送戏下乡”等一批接地气、有特色、可持续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让志愿服务更有“广度”“精度”和“温度”,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如今,“接地气”的文明实践活动已成为平阴的独特风景,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不断积聚,文明火种照亮了百姓的幸福生活。(平阴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原 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