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无锡民建建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2-04-13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1月6日下午,中共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主持召开专题民主协商会,就“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的意见和建议。市领导周敏炜、朱爱勋、周常青、刘必权出席会议。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紧扣无锡发展实际,分别从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提升农村社区治理水平、构建智慧社区、完善城市数字化风险防控、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统筹推进小区治理体系建设、推进“三整合”改革、加强涉企数字治理、网格化治理等不同维度、不同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协商会上,民建无锡市委主委、无锡市侨联主席毛加弘代表民建无锡市委就“共治引领 智治支撑 自治强基 打造基层治理无锡样板”建言献策。

  社会治理的落脚点是基层社会治理,它在改革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扮演着先行试行的重要作用,对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市域社会治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配合中共无锡市委、市政府做好年度重点工作,民建无锡市委成立了课题组,对我市基层社会治理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根据调研情况,我委认为我市基层社会治理已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对照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仍存在群众参与度不高、网格化横向联动机制不够健全、社区权责关系不对等、多元主体力量没有凝聚等问题。对此,毛加弘在发言中建议:

  1. 构建智慧社区,做到触手可及、一网通管。依托灵锡APP打造面向群众开放的线上治理综合平台,开发我市专属的智能机器人社工“小锡”,植入社区微信群,为群众提供个性化服务。

  2.集聚多元力量,做到协同共治、一呼百应。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动员群众尤其是老年群体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以国有物业为引领,促使物业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治理转变。通过政府购买、定向签约、公益创投等多种形式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3.创新管理模式,做到令出必行、一贯到底。在管理层级上,由目前的“区-街道-社区”三级,尝试在某些区域探索“区-社区”两级。并搭建片区社会服务综合体,作为各类服务资源的整合平台,衔接区、社区两级,集工作交互机制、民生服务平台于一体。

  4.营造社会氛围,做到群策群力、一以贯之。通过新媒体平台扩展宣传桥梁,并把宣传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每年举行颁奖盛典,通过奖项的评比和表彰,激发获奖个人、组织以及广大居民的荣誉感。

  杜小刚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代表中共无锡市委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他说,大家紧扣主题,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建设性、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充分体现了紧扣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站位和参政议政、履职尽责的使命担当。对于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相关部门要及时办理落实,充分吸收到相关决策部署和政策制订中,更好推动我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杜小刚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局,以平安无锡、法治无锡建设为主抓手,精心谋划、全域联动,靶向发力、开拓创新,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稳定大局不断巩固、平安建设不断推进、法治环境不断提升、治理基础不断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实现新提升。

  杜小刚书记对我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出五点要求:一要突出党建引领,注重系统治理。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机制,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二要突出机制创新,注重精准精细。把培育党建品牌贯穿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过程,构建充满活力的城乡基层治理机制。三要突出科技赋能,注重科学高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四要突出以人为本,注重惠民安民。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要突出底线思维,注重严防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努力打造基础更牢、水平更高的平安无锡。

  杜小刚希望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坚持科学履职、为民尽责: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当好社会共识的凝聚者;充分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当好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当好社会服务的提供者。

  杜小刚表示,市委将一如既往支持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开展工作,最大程度地激发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凝聚强大动力。

(王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