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正文

一本书一次旅行 能够改变什么

作者:林语默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年05月20日

根据《我与地坛》中,作者描述的曾经在地坛公园中散步的场景生成的AI图片。整理/张艺 AI图片生成/张玉佳

根据《朱自清散文经典》中描述的巴黎、温州的踪迹、扬州的夏日、瑞士、柏林、南京依次生成的AI图片。整理/李怡蒙 AI图片生成/程璨

根据《朱自清散文经典》中描述的巴黎、温州的踪迹、扬州的夏日、瑞士、柏林、南京依次生成的AI图片。整理/李怡蒙 AI图片生成/程璨

根据《朱自清散文经典》中描述的巴黎、温州的踪迹、扬州的夏日、瑞士、柏林、南京依次生成的AI图片。整理/李怡蒙 AI图片生成/程璨

根据《朱自清散文经典》中描述的巴黎、温州的踪迹、扬州的夏日、瑞士、柏林、南京依次生成的AI图片。整理/李怡蒙 AI图片生成/程璨

根据《朱自清散文经典》中描述的巴黎、温州的踪迹、扬州的夏日、瑞士、柏林、南京依次生成的AI图片。整理/李怡蒙 AI图片生成/程璨

根据《朱自清散文经典》中描述的巴黎、温州的踪迹、扬州的夏日、瑞士、柏林、南京依次生成的AI图片。整理/李怡蒙 AI图片生成/程璨

许多年前那个暑假,我即将进入大学最后一个学年。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一想到来年此时我就将告别校园、步入社会,心中有几分兴奋,但更多的却是躁动不安和焦虑。我就读的学校还算不错,可看着周围的同学,有人已经拿到了几个“大厂”的实习经历,有人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还有人提前锁定了待遇优厚的就业岗位,强烈的“同辈压力”骤然向我袭来,让我心中惶然,不知自己眼前的道路,究竟能否通向理想的彼方。

适逢假期,为了甩掉心中的烦恼,我决定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换换环境,重新思考自己的方向。当时,我手头恰好有个调研课题,于是,踏上旅途,独自从北京来到江苏镇江。我希望在完成调研的同时,能在依山傍水的江南找到一份内心的平静,也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接下来的前进方向。

来到镇江,我很快见到了网名“叶子”的失独母亲和她的丈夫老程。成年女儿的骤然离世,一度让他们的生活跌入深渊,但他们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叶子在痛苦过后,终于决定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帮助其他失独家庭,重新赋予自己的生命以意义。她的丈夫则在家中整理女儿的遗物后,在深深的怀念中鼓起了重返职场的勇气。后来的几年里,他们用女儿的保险金和积蓄,为许多同病相怜的失独夫妇组织活动,提供支持。他们的坚韧和勇气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看到人在逆境中依然可以有怎样的顽强与执着。

说来也巧,叶子告诉我:在镇江除了他们以外,还有其他人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帮助失独家庭。在我走访的人中,有位年长者用平静的语调讲述那些失独家庭如何在他的帮助下找到新的生活方向,如何在绝望中重新点燃希望。这让我明白,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作出贡献,传播温暖和希望。

来到镇江时,我正带着一腔典型的“少年忧愁”,然而,这段旅途让我意识到:相比很多人,我的过往经历和当下处境其实已经相当顺遂。从小到大,我读过、听过许多励志故事,却往往只把它们当成作文素材,而没有深刻思考过自己的人生可以从中得到怎样的激励。在我迷茫的时候,或许正是时候,对此重新进行一次反思。

在返回途中,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中学时代就读过的《我与地坛》。书中,史铁生通过在地坛公园的沉思,探讨了生与死、命运与抗争等深刻主题,他的文字朴实而深沉,那份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痛苦中坚持的精神,更让我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当时,我年纪尚轻,对书中的许多内容只有浅表的理解。于是,怀着复杂的心情,我在镇江的一家书店再次买了一本《我与地坛》。再次翻阅这本书时,我发现书中的许多内容与我这次旅途中的经历产生了共振。调研中的所见所闻,和史铁生在地坛公园中的沉思仿佛重叠了起来,让我感受到了那种在逆境中寻找意义、坚持不懈的力量。

史铁生在书中写道:“人活着要紧的是活得有意义。”这句话在此刻显得尤为深刻。叶子和老程在失去女儿后,通过帮助其他失独家庭,重新为自己的生命赋予了意义;有的人,则用行动诠释自己对助人的理解,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我的焦虑和担忧,相比之下是那么微不足道。

我意识到,正是这些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痛苦中坚持的人,给了我巨大的激励。他们的经历告诉我,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应该坚强地走下去,并且尽己所能帮助他人。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社会的贡献。

或许正是因为这段旅程,我逐渐放下了对同学手中高薪机会的羡慕,坚定了循着专业道路,从事新闻工作的决心。我希望通过倾听那些需要倾听的人,讲述那些值得讲述的故事,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多年过去了,虽然今天的我依然没有赚很多钱、出多大名,但在这条道路上,我取得了许多令我欣慰的、有意义的成果。

如今看来,当年这场镇江之行和《我与地坛》,在我去过的地方、读过的书中,或许都不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却在潜移默化之间,给我的人生轨迹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们让我学会了面对困难和压力时如何找到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意义。我明白了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一本书、一次旅行,究竟能够改变什么?也许它们无法立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却能在心灵深处播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可能是对生命新的理解,是对困境的从容面对,是对世界的重新发现。一本书可以让人穿越时空,与作者心灵对话,感受他在字里行间传达的情感与思想。旅行则让人亲身经历不同的风景和文化,体会他人生活的喜怒哀乐,发现原来世界如此广阔,人类如此多样。书籍和旅行共同激发我们的思考,挑战我们的固有观念,激励我们走出舒适区,探索未知的可能性。

在某个静谧的夜晚,书中的一句话可能在我们心中回响,启发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在某个陌生的街头,一个微笑或一句问候可能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善意。它们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视角,更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它让我们明白,意义并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寻的过程。正是这些细微的变化,汇聚成了我们前行的力量。

林语默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曹竞,范雪,聂亚栋】

河道古街迎亲忙 古风婚礼正回潮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8:51:45

母亲节:长大后,你想成为妈妈一样的人吗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8:22:17

博物馆里的真心话大冒险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9:32:30

相信文学的人,会找到梦想的“阿勒泰”

中国青年报2024-05-09 20:23:25

青年范儿·文化场|你拥有怎样的母女关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08 22:23:40

旅行中,当严谨的J人遇上随性的P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08 22: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