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看无锡

这个“网红村”,率先搞起绿电

2024-05-19 15:05:19来源:

驾车沿高浪快速路、新锡路

一路畅行转至锡沪路

远远便可看到

排列齐整、错落有致的粉墙黛瓦

风光互补路灯上随风而动的“小旗子”

仿佛正“招引”八方来客


阳光照耀下

太阳能光伏将谈村部分新农房屋顶

渲染成一片“蓝色的镜面”


今年1月初,全省新农村首个新型电力系统试点智能微电网在锡山区谈村“上线”

4个多月来,依托“光储充”全要素技术,绿色电力给村里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新变化,也赋予谈村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内涵。


01
“试点”之上再建“试点”



这里是无锡首个整村翻建的试点村。村头巷尾环境整洁,绿意盎然,二类水质的谈村浜从村子中央蜿蜒流过,黑、白、灰三色勾勒出农房素雅明净的风貌,家家户户门前的小庭院中,月季、蔷薇花开正盛,给“江南水墨画”加染了明艳的色调。

“与无锡乡镇企业迅速同步崛起的查桥谈村大队,当年集体经济实力雄厚,建了全县首个农民文化宫,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上映的经典电影《一叶小舟》曾在此取景。”说起谈村辉煌的历史,谈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朱成平一脸自豪。

2021年底,随着209户农房翻建竣工,如何最大程度挖掘谈村的发展潜力考验着各方智慧。

“双碳”时代,机会又来了。2021年,锡山区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牵手”,筹划大力发展“整县光伏”,几经比选,拓展农村屋顶光伏的试点定在了谈村。“考虑到谈村是整村翻建的新农房,如果能推广开来,示范意义更大。”国网无锡供电公司锡山供电服务中心负责人陈靓介绍。

“发力整县屋顶光伏,农户光伏的工作最难展开。”业内人士表示,党政机关、工厂等地的屋顶光伏项目不仅可以满足建设单位自身用电需求,余电上网还能转化为“真金白银”,光伏企业往往蜂拥而上,而由于农村屋顶光伏回本周期长、回报率低等原因,光伏企业几乎无利可图,不愿接手是常态。

△旧时的谈村。

关键时刻,国电投江苏公司和锡山区政府扛起社会责任,合作成立国电投零碳能源(无锡)有限公司,将绿色电力下乡往前推了“重要一步”。

试点并不容易。“太阳能光伏板那么重,会不会压坏新建的屋顶,导致家里漏水?”“屋顶光伏20年租赁期,中间出现‘幺蛾子’找谁说理?”面对村民们的疑虑,朱成平自己带头签下安装协议书,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但最终也仅有连他在内的4户人家敢于“吃螃蟹”,率先给自家屋顶装上了“阳光帽”。



02
N个谈村集聚成一个虚拟电厂



今年“五一”假期,主打回忆怀旧风的谈村影剧院顾客盈门。朱成平热情地向来宾们介绍:影剧院使用的可是屋顶光伏产生的绿色电力。除了4家农户,影剧院、车棚等集体资产的屋顶也装上太阳能板,这些分布式光伏的装机容量达126千瓦

“这是目前全省唯一一个光储充全要素的乡村,试点意义极强。”陈靓说,村里安装的储能系统就像1块“大电池”,平时屋顶光伏产生的绿色电力优先考虑自发自用,如果用不完便可“聪明地”将多余电量存入“电池”,等到晚上没有太阳时再拿出来用,余电还可“上网”供全市范围集中调配电力。

在电网发生停电故障时,能量路由器可以把整个村子的光伏发电联成一张独立于城市电网之外的“微网”,保障村民白天8小时、晚上1小时用电不受影响,给电网修复留下充裕的时间,保证居民的用电可靠。

离谈村不远,国电投零碳无锡公司正加快建设全市首个用户侧虚拟电厂

公司相关负责人给记者科普:虚拟电厂相当于将用户侧企业可调资源、村庄光伏等新能源发的电接入到一个“资源池”中,既可以应对城市电力紧张时的用电需求,还能有效降低建设运营实体电厂的经济成本。

“相比整个城市电网运行,谈村的发电量微不足道,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拥有的屋顶光伏、空调、水泵、充电桩、储能等多种可调电力基础设施元素,对于新型电力系统在全市范围内的应用以及虚拟电厂的投用推广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该负责人表示,虚拟电厂预计7月底“上线运行”,届时像谈村这样有光储充设备及可调资源的单位均可接入虚拟电厂的“资源池”,增加全市电力供应的灵活调节能力。

技术迭代升级让谈村村民用电更绿色、更安全,也让首批“吃螃蟹”的农户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朱成平算了笔账:自家安装的屋顶光伏一年可发6600度电,刨除自家一年使用的4500度电,还能有2100余度电上网,按照市场价格,每年可收获3000元左右。至于村集体资产的屋顶光伏,一年也有近2万元的收益。

“看到别人家实现了‘用电自由’,加上实打实的好处,目前已有20多户村民来村委会‘下单’准备安装屋顶光伏了。”他说。



03
当绿色电力成为新质生产力



每次见到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谈村走访,朱成平都特别高兴。在这位已做了15年村书记的退伍老兵看来,绿色电力就是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科技的力量,指引着谈村的未来发展。

打开锡东新城区域图

并不在安镇街道

中心区域的谈村

位于城乡之间的“连接带”

土地资源紧张、村里产业缩减

如何才能让往昔的明星村焕发新光彩?

伴随全省首个乡村智能微电网项目的落地,绿色电力给了谈村村委巨大的启迪。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既然电力是绿色的,我们其他领域也要创成‘绿色发展标杆’。”朱成平介绍,结合“美丽农居”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谈村正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都市里的村庄”。说话间,他将记者带到村西的一长溜菜地,青菜、生菜、韭菜、番茄等各种农家蔬菜郁郁青青。

“统一规划翻建的村庄,还允许种菜?”面对我们的好奇,朱成平解释道,谈村农户对土地感情深厚,在公共绿化带“圈地种菜”现象一度比较普遍,既影响环境美观,还存在撒农药等安全隐患。为此,村委将谈村西侧沿河一大片空地划为“幸福小菜园”专属地块,每家每户都可认领40平方米,不想种菜的村民每年可领取1200元的补贴

“村里空间有限,我们就挖掘利用科技、人文要素。”朱成平信心满满地说,中央倡导研究“人文经济学”,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谈村也可以有所作为。

“五一”前夕,谈村影剧院升级为乡村电影记忆馆,依托文化记忆塑造鲜活的文化地标,希望打造成谈村的网红流量点。配套新增的200个车位也已规划完毕,并在部分车位设置新能源车充电桩,今后计划将谈村建成一个新能源车充电场站,新能源车主不仅能来这里为爱车充电,还可利用电网“反向充电”赚取收益,等待充电的时间就在谈村走走转转,感受美丽乡村的风采。




无锡博报

无锡博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