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开展强国复兴有我丨我们的节日·七夕节“爱在七夕·幸福相伴”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日主题活动
发表时间:2023-08-21
  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家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品味七夕文化内涵,渲染节日气氛,在传统节日“七夕”到来之际,8月19日,准格尔旗委宣传部、准格尔旗文明办、准格尔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友谊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举办了强国复兴有我丨我们的节日·七夕节“爱在七夕·幸福相伴”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日主题活动。

  活动在七夕节民俗场景演绎中拉开帷幕。将象征着七夕节传统文化的艺术作品搬上舞台,全面解读七夕佳节的由来传说及文化内涵;

  【晒书】七夕节还有个朴素的名字叫晒书节。道教认为掌管文运的魁星就生于七月七,于是这天同样受到读书人的祭拜。当然,古人晒书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书籍,防潮防虫。

  【穿针乞巧】汉魏以后,七夕主要成为表达女性愿望、比试与展示女性巧艺的节日。巧妇是民间社会推崇的偶像,古代特别重视女性纺织、针线等手艺的精巧,穿针乞巧是自汉代以来的七夕乞巧项目,这是一项难度很高的技术活,要求快、准、巧。

  【吃巧果】七夕节的饮食风俗称为吃巧食,多为饺子、面条、油果子、馄纯等食物。还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做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

  【投针验巧】每个乞巧的女孩儿都将一碗水放在太阳下曝晒,过一会儿,水面会生一层膜。这时,将绣花针放进碗中,针就会浮在水面上。因在阳光下,碗底会出现绣花针的影子。这个影子如果像云、像花、像鸟兽,或者像鞋、像剪刀,都谓是乞到了巧。如果针影子粗如棒槌、细如线,或者直如车轴、蜡烛,就是说没有乞到巧,乞到的是“笨”。乞巧的女孩儿便会不高兴,甚至会哭鼻子。
  【观星】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像一座天桥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

  活动特别邀请了各街道社区8对不同婚龄的夫妻进行现场互动,通过“穿针引线、你来比划我来猜、心有灵犀”等游戏方式,展示夫妻间的默契配合度。居民们听看的津津有味,还一起分享夫妻相处经验,讨论生活中夫妻和睦相处之道。整个活动充满了欢笑声,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今天参加这个活动,我非常的高兴。我从年轻时候恋爱到结婚到现在我们两从来就没有怨言,就是相知相爱的那种那感觉,今天更是幸福,就像回到我年轻的时候,我想咱们这个活动能够每年都举办,希望每一个家庭的两口子都能够和和睦睦,相伴到老。”与丈夫相守近40年兴隆街道站北社区叶爱连激动的说。
  “很高兴能够参加今天这样比较有趣的七夕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几位夫妻他们默契的配合,也感受到他们相濡以沫的那种感情,为之感叹,我也会多加努力学习中华传统知识,在经典中去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友谊街道居民潘玥红说。
  活动还为市民提供了爱心集市、爱心义诊、免费义剪、维修小家电、磨刀磨剪刀等志愿服务活动。(旗融媒体中心 鲁敏)
责任编辑:李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