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深挖移民文化内涵 擦亮特色文化名片

稿件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2023-10-13
  10月12日,记者走进石嘴山市大武口洗煤厂工业遗址公园,立刻被眼前厚重的工业文化所吸引。沿着脚下刻有时代年轮的砖块缓缓向前,一件件富有年代感的工业机器静静,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当年无数热血青年扎根三线、建设西部的火热场景。
  石嘴山市是一座移民城市,历史悠久,民族交融、文化碰撞,塑造了石嘴山市各方风俗纵横交织、多方文化共存共荣的移民文化特点。近年来,石嘴山市通过新建文化阵地、开展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创作优秀移民文化作品等方式,深入挖掘移民文化内涵,讲好“五湖四海”石嘴山故事,不断刷新文化发展新高度。
石嘴山市大武口洗煤厂工业遗址公园。
  “石嘴山市在已实现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先后新建了大武口洗煤厂工业遗址公园(宁夏工业纪念馆)、宁夏煤炭地质博物馆、国家级非遗项目民间器乐泥哇呜传承保护基地等一批面向群众的公益性文化场馆。”石嘴山市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新建文化阵地的最大特色就是紧扣石嘴山市作为典型移民城市和西北老工业基地的独特文化资源,通过深挖内涵、突出主题,增强场馆的吸引力,如宁夏工业纪念馆依托洗煤厂原有的3个浓缩机房改建而成,馆内以宁夏工业发展脉络、社会发展大事记为主线,全面翔实地展示了石嘴山煤炭工业及宁夏工业发展的辉煌历史,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变迁。宁夏煤炭地质博物馆以图片、文字等方式回顾宁夏煤炭工业发展的历程,展现老一辈创业者不怕牺牲、吃苦耐劳、矢志不渝、负重拼搏的奋斗精神。
独特的工业文化擦亮石嘴山特色文旅品牌。
  与此同时,石嘴山市紧扣移民文化需要,积极开展特色文化品牌活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百姓生活。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惠农区海燕村、银河苑社区等地移民主要是从宁夏中南部搬迁而来的劳务移民。近年来,依托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针对中南部地区劳务移民喜欢秦腔这一特点,积极挖掘辖区浓厚的移民文化底蕴,借助“送戏下乡”、各类广场文化演出等契机,每年在移民地区安排秦腔专场演出2-3场。同时通过培育文化能人,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移民社区文化活动室内剪纸、书法等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形成了“刺绣天天练、书画周周见、演出月月新、秦腔季季唱、社火年年旺”的独特移民文化特色品牌。
石嘴山市紧扣移民文化需要,积极开展特色文化活动。
  此外,石嘴山市以本土文化为内涵,挖掘地域特色,创作出一批叫得响、传得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作品。其中,围绕展示移民文化创作的眉户戏《葫芦情缘》、秦腔《传家宝》、舞蹈《工匠之歌》等一批优秀作品先后在国家、自治区、市级各类赛事活动中获奖,并通过“送戏下乡”“广场文化艺术节”等多种渠道进行传播展示,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同时,老一代移民中涌现了一批热爱文化的矿工及家属,创作出版画《力挽狂澜》、剪纸作品《金棱十二钗》、美术作品《朔漠黄昏》、国画作品《矿工日记》、长篇小说《白虎镇》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这些优秀作品来源于基层,植根众,带动了基层文化的繁荣兴盛。(见习记者 文/图)
>>><<<
【编       辑】: 马丽娟
【责任编辑】: 龚建崇
【稿件来源】: 宁夏日报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