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文化惠民多姿多彩 群众生活有滋有味

稿件来源:银川日报 发布时间: 2023-12-14
  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活动3160场,开展各类公益培训2000余场次,新建各类新型文化空间20个……今年以来,银川市不断创新全民艺术普及内容,大力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以“全区域覆盖、全人群普及、全时段开放、全时空服务、全社会参与”等方式方法,开展全民艺术知识普及、欣赏普及、技能普及、活动普及,切实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有效保障了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文化活动多点开花
  文化广场上,群众舞步翩翩、歌声飞扬;文艺演出中,演员身姿优美、尽展才艺……在银川,由政府送文化、居民群众乐享其中的“文化惠民”活动已成为一道别样风景。“一场场文艺演出,一个个精彩节目,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上演的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事儿,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动,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市民说,每次看完广场文艺演出,都满怀欣喜。
  今年以来,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继续深入实施文化润市铸魂工程,全面推行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机制,扎实开展“四送六进”“你点单·我送戏”活动,完成“戏曲进校园”活动107场、“湖城之夏”广场文艺演出1041场、送戏下乡演出1313场,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高质量文化演出的愿望。同时,结合“我们的节日”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举办“欢天喜地闹新春”2023年银川市社火大赛、“非遗过大年·新春赶大集”“品年俗年味·送福送春联”“颂传承·敬匠心·迎端午”等节庆活动30余场次,持续开展“你买书·我买单”“4·23世界读书日”“亲子趣多多”等全民阅读推广品牌活动100余次,群众文化实现多点开花。
  “今年,我们还成功举办了第十九届群星奖获奖作品展演暨2023年银川市广场民族健身舞大赛,开展‘爱尚银川 畅嗨五月’览山阅海欢乐季、‘梅花秦韵·绽放湖城’2023年银川市第八届秦腔节活动。积极开展‘聚银之地 幸福之川’2023年银川市民文化艺术节、‘爱尚银川 塞上金秋’文化旅游消费季暨‘行游塞上湖城 畅嗨大美银川’贺兰山文化旅游节、‘大地欢歌 乡村振兴’2023年银川市乡村文化活动年系列文化活动,受益群众达80万人次,不断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提升品牌文化影响力。”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银川市还依托图书馆、文化馆、文化驿站、城市阅读岛等公共文化场馆,精心策划了文学讲座、艺术公益培训、文化艺术展览、科普研学等一系列全民艺术普及活动,拓展品质文化生活圈。
  文艺课堂按需定制
  “为了让更多青少年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的魅力,我们以全市各级非遗项目为载体,以非遗保护传承基地为依托,开展非遗主题研学活动。”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一堂堂有趣的非遗体验课,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面对人民群众多元化、多领域、优质化的文化需求,我们以银川市文化艺术馆为主阵地,持续开展一系列公益性艺术类培训,面向基层,面向广大文艺骨干和群众,设置声乐、舞蹈、书法、美术、民歌、非遗、广场舞等培训项目,针对性地推进艺术普及和修养提升,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厚植基层文艺团队发展壮大的土壤。”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说,“2023年,我们持续开展老年大学、周末大讲堂‘星萌’少儿、‘星梦’青年公益培训,包含20多个门类,共开设1200余个班次,服务群众达10万人次。围绕文化惠民‘润心’实事以及‘强素质、强服务、强担当、强斗志’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要求,组织专业干部深入银川市各乡镇、街道社区、残联、部队等基层帮扶点开展‘结对子种文化’百场培训下基层活动,12名专业干部针对不同群众的文化需求进行声乐、舞蹈、戏曲、广场舞等培训项目共计129场,服务约36000人次。”
  同时,市文化艺术馆大力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群众提供艺术知识、艺术欣赏、艺术技能、艺术精品、艺术活动相关服务。举办的惠民艺术培训班,实现了少儿、青年、中老年人群全面覆盖;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周内+周末”不打烊,延长了服务时间;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把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基层,送到特殊群体和每一位普通百姓的身边,形成了服务对象、服务时间和服务空间惠民艺术培训“三维模式”。
  人文体验不断丰富
  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为代表的各类新型文化空间不断涌现,成为公共文化蓬勃发展的崭新气象。近年来,市文化旅游广电局采取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巩固提升的模式,按照“8个有”的建设标准,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了12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全面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动对接群众需求,理清思路、科学谋划、补齐短板,深耕细作,继续大力推进老旧文化站点、农家书屋整改提升,盘活改造乡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个,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充分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今年,我们投入450余万元,以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载体,精准对接群众公共文化需求,拓展新建阅读岛、文化驿站、文化会客厅、民宿书吧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0个,多维度开展阅读、培训、艺术展览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让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大门常开、活动常新、群众常来’,在全民艺术普及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给群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按照全年工作计划,全面推行‘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机制,扎实开展‘四送六进·文化惠民’活动,注重满足残疾人、老年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大力推进传统文化、高雅艺术普及推广工程,打造银川活动品牌,深入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文化惠民·一元剧场’‘百名文化专家志愿服务团基层行’‘结对子·种文化百场培训下基层’等活动;推进‘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乡村设施农业及自然景观等资源,打造出集文化传承、民宿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记者 鲍淑玲)
>>><<<
【编       辑】: 马丽娟
【责任编辑】: 龚建崇
【稿件来源】: 银川日报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