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稿件来源:吴忠日报 发布时间: 2023-12-21

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聚力向未来

——吴忠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山河为证,岁月为名。每一个不平凡的过往,都镌刻下不平凡的印记。

  一场场接地气、有生气的理论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播撒在干部群众心间;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的新闻报道,展示着吴忠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一点点闪着光、汇成炬的道德星辉,点亮了城市的文明之光;一次次惠民生、暖人心的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翻开五年来吴忠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长卷,写满了鼓舞人心、汇聚力量、催人奋进。

  过去五年的吴忠大地,主基调更鲜明,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舆论、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坚韧不拔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持续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为奋力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吴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力舆论支持和丰润道德滋养。

  高举一面旗帜让新思想根植吴忠大地

  时代,犹如一位严苛的考官,将难题与挑战摆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面前。

  身处新的征程,应对攻坚时刻,如何才能在并不平坦的前进道路上巩固思想基础、激发奋进力量?如何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发出吴忠声音?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只有高擎新时代的思想旗帜,才能让发展方向更明、路径更清。

  吴忠市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理论武装的中心内容,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成为引领吴忠各项事业发展的思想旗帜、精神旗帜。

  市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辅导讲座,随后围绕学习主题,与会领导结合所学所思所悟,谈认识、讲体会、说打算,集中展示了学思想用思想的新成果;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将课堂搬到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进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和深刻的精神洗礼;  市委常委会坚持带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市各级党组织作出了表率,多次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进行学习研讨,举办专题研讨交流会,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在市委的示范带动下,各级党组织层层紧跟、压实责任,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全面学、系统学、长期学、深入学,形成了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宣传贯彻体系,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理论素养。从社区广场到乡村舞台,从机关单位到工厂车间,从学校课堂到“两新”组织……在吴忠市,一个个宣讲团队发动“草根名嘴”,用“大白话”讲清“大道理”,用“乡土话”讲活“新道理”,用心用情将党的好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

  五年来,吴忠市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宣讲网络,培育了“弘德”“黄河安澜”等15个市级宣讲团队,打造了“兰花芬芳”“东街大妈”“薪火相传”“盐州文艺”等86个特色宣讲品牌,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等主题,深入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共产党好黄河水甜”“奋进新时代永远跟党走”等系列宣讲,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七进”活动,推动宣传宣讲工作向基层组织延伸,向广大群众覆盖。《“四千万”工程唱响时代最强音》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

  击鼓催征稳驭舟。通过广泛深入的理论武装,有力推动新思想在吴忠大地落地生根,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

  发出一个声音让主流舆论更加充沛

  历史的指针指向2022年的金秋十月,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

  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市级主流媒体在重要版面、重点时段、显著位置统一开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题专栏,组织开展重大主题采访,广大新闻工作者通过鲜活的笔触、镜头、声音,讲述奋进故事,用融合传播、全媒表达壮大主流舆论,不断将党的创新理论送达指尖、呈现眼前、传到耳边、沁润心田,凝聚起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精气神。

  同时,深耕细作党的创新理论网上宣传,创新开设“早安·同学”等专题专栏,推动“学习强国”吴忠学习平台在全区率先上线运行,发布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音频788期,“学习进行时”569期。

  从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到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对重大主题、重大会议、重大活动,全市各地一轮轮宣传同声相和精彩不断。先后组织开展了“壮丽70年·阔步新时代”“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等大型主题采访活动50多次,在中央媒体和自治区媒体刊发了一批重点报道,持续叫响“黄河明珠、美丽吴忠”“吴忠有‘忠’、一见‘忠’情”等外宣品牌,有力宣传展示了吴忠新形象。

  “吴忠市开展这次集中采访非常有意义,我们会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报道方式,充分展示吴忠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出的努力和贡献。”新华社宁夏分社记者艾福梅说。

  ……

  11月份,吴忠市组织开展的央地媒体“高质量发展·绿色吴忠”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用时一个多月,分别走进五县(市、区),来自新华社、光明日报社、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宁夏广播电视台、吴忠市新闻传媒中心等中央、自治区及地方媒体记者,实地调研采访吴忠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时代的画卷,底色是人心,关键在舆论。吴忠持续壮大正面主流舆论,用一条条精彩报道、一道道新闻大餐,以吴忠声音壮大宁夏声音,把吴忠故事升华为中国故事,凝聚起社会各界的信心。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五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积极践行“四力”,精心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实干之春”“火热之夏”“收获之秋”“准备之冬”等主题宣传,开设“走进企业看发展”“走进乡村看振兴”等栏目,采写制作了一批鲜活的新闻报道,生动展现各条战线践行新思想、推进新创造、展现新作为的经验做法成效,提振精神力量、擦亮奋进底色。

  面对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吴忠市顺时应变,推动媒体融合蹄疾步稳——

  市融媒体中心和五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构建起了“1+5+N”全媒体传播体系,媒体融合经历了从破“旧”到立“新”、从“相加”到“相融”的破茧蝶变。

  凝聚一种力量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一座城市的繁荣,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地方的进步,得益于文明的成长。精神文明的力量,写就了吴忠文明、和谐、幸福的基调。

  2022年11月,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牛家坊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150人(组)“中国好人”线上线下齐聚,汇聚“善”流涌动黄河岸。

  “七一勋章”获得者、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王兰花现场向“中国好人”代表颁发道德“传家宝”。如今,年逾古稀的王兰花,依然奔走在志愿服务第一线,她不知疲倦地付出着,也影响着身边的每个人,让“兰花”遍开吴忠大地。

  吴忠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行胜于言”的嘱托,持续深入推进“志愿之城”创建,出台《关于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实施意见》,实施志愿服务“365行动”,建强做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为注册志愿者统一购买团体保险,培育推广“兰花芬芳”“保护母亲河行动”等38个志愿服务品牌,每5个吴忠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大家的一种生活习惯。

  吴忠市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教育,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时代楷模”“我身边的战役模范”等先进典型宣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吴忠的征程中。

  日前,吴忠市举行2023年吴忠市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交流活动现场,一位位好人相继登场,一段段故事娓娓道来,榜样力量如煦煦暖阳,洒向吴忠大地的各个角落,照进百姓的心窝。自2016年以来,吴忠市已连续8年举办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

  翻开吴忠的好人“群英谱”,每一页都充满感动。不畏艰难、挡住沙魔的劳模白春兰;坚守旱塬三十五载、独自撑起“一个人的税务所”的税官马忠斌;退休不褪色,热衷于宣讲,让红色基因的种子代代传承的拜孝忠……

  一个个先进典型、一柄柄信仰火把、一次次道德实践,闪耀着“德润吴忠”的人文光辉。吴忠市健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选树宣传礼遇帮扶机制,深化“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建设“好人之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7人、全国诚信之星2人、“中国好人”43人、县级以上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1864人。

  深秋的吴忠,街道干净整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创建等公益宣传牌随处可见,文明礼让、志愿服务等一幕幕暖心画面映入眼帘,《吴忠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吴忠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条例》等颁布实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切实用法治思维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从乱停乱放到秩序井然,从人车抢道到各行其道,从横穿马路到文明出行,从乱扔垃圾到主动捡拾……这里正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改变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人们沐浴着心旷神怡的文明之风。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十万家庭学礼仪”“文明大讲堂”等一系列关于科学理论、传统文化、民生政策、文明新风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实现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实起来、强起来。

  夯实一个基础让文化建设更璀璨夺目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最恋是吴忠。今年4月份,第三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文化论坛暨媒体吴忠行活动举办,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媒体朋友汇聚一堂,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智慧和观点的碰撞、思想和精神的交融。

  今年9月份,以“弘扬黄河文化讲好吴忠故事”为主题的第五届沿黄九省区黄河论坛分论坛成功举办。

  每一次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的黄河文化对话盛会,都是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

  ……

  五年来,吴忠市坚持把黄河建成水清岸绿景美惠民的生态河幸福河、传承历史的文脉河,努力争当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排头兵。为此,我们连续举办了有关主题文化论坛,旨在进一步加快先行区建设步伐,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展示黄河文明,并保护好黄河文化遗产。

  人民是时代的主人,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吴忠市不断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完善基层文化站和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设施,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幸福吴忠”系列文化活动,深化“滨河百姓大舞台”“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争取中国曲协、中国剧协等国家级文艺院团慰问演出走进吴忠,有力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吴忠市锚定“文化吴忠”建设目标,自觉肩负起“兴文化”的使命任务,积极扶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文化事业、产业高歌猛进。

  着力繁荣文艺精品创作。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创作文学、音乐、美术等文艺作品5000余件,编撰出版《文明吴忠》《德润吴忠》《大河之光》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丛书。话剧《高沙窝脱贫记》入选文旅部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马慧娟长篇小说《出路》入选国家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马占祥诗集《西北辞》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广场舞《扬鞭再创新辉煌》入围全国广场舞大赛决赛。连续六年承办全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大赛,吴忠市《王兰花》《头羊》《马海德在宁夏》等45件作品获全国、全区奖项。

  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文旅深度融合,统筹推进黄河、长城、长征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快黄河金岸文化旅游带、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带等建设,首开以“黄河明珠美丽吴忠”为主题的“宁夏文旅”高铁专列;举办黄河金岸马拉松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吴忠站)等品牌文旅赛事;连续举办三届中国面食博览会暨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赋予“吴忠早茶”更多文化内涵,“游在宁夏吃在吴忠”品牌更加响亮。

  回望过去,信心更足;展望未来,步履愈坚。

  新时代新征程,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奋斗姿态,为奋力开创吴忠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宣传思想文化力量!(记者 谷刚)

>>><<<
【编       辑】: 马丽娟
【责任编辑】: 龚建崇
【稿件来源】: 吴忠日报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