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镇创建巡礼第8期|固原市原州区杨郎村:厚培乡村文明沃土 激扬时代文明风尚

稿件来源:宁夏文明办 发布时间: 2024-01-16

  漫步在原州区头营镇杨郎村的街道上,文明的新风扑面而来。一座座新居错落有致,一条条马路宽敞整洁,庭院郁郁葱葱一步一景,群众精神面貌蓬勃向上……宁夏固原原州区杨郎村位于清水河谷平原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红色遗址众多,作为宁南山区首个亿元村,杨郎村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传统村落”等多项荣誉。近年来,杨郎村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厚培文明沃土、激扬实践新风、孕育文明之花,奋力奏响乡风文明“交响曲”。


  兴产业促振兴 激发文明乡村“潜能”

  早在20世纪80年代,杨郎村就因为炉具铸造、白酒酿造等特色产业声名鹊起。如今,通过发展种植、养殖等多种特色产业,杨郎村成了宁南山区首个“亿元村”。2022年,人均年收入达到1.86万元,村总产值超4.3亿元。

  走进杨郎村,瓜菜种植基地内道路纵横交错,田野阡陌间绿意盎然、果蔬飘香,万亩拱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眼望不到边。工人们穿梭在瓜地里选果、采摘、包装成箱,一派忙碌景象。

  “我们杨郎村种植的香瓜、西瓜、甜瓜等优质瓜类农产品深受市场欢迎。甜瓜的种植经济效益明显,户均收入达2万余元。目前杨郎甜瓜已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品牌,也是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市消费者口碑极佳的农特产品。”杨郎村驻村第一书记崔成雄介绍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为了更好地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杨郎村多层次、多领域扶持培育37名创业能力强、带动有成效、建设有方法、治理有效果的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帮助群众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工则工,全面走上致富增收道路。杨郎村党总支书记王伟伟就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之一,他创办家庭农场,养牛500余头,每年吸纳100余人就近务工就业,带动人均年增收达5000余元。如今的杨郎村,全村牛存栏1500头,鸡存栏6万余只;个体私营企业14家、专业合作社6个;养殖示范点2个、农业示范点2个,万亩蔬菜基地和西甜瓜基地各1个。
  美环境靓家园 提升文明乡村“气质”

  如今,村民富裕了,也有更多的意愿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来,村集体经济也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村容村貌的改善。环境是一面镜子,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文明程度、管理水平最直接的体现。现如今,杨郎村的村部广场宽阔平坦、村民安居乐业,学校、卫生室、文化中心一应俱全。同时,硬化路通到村民家门口,主干道均安装太阳能路灯,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煤气灶、太阳能、无线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兼顾“颜值”和“气质”双美,杨郎村重点种好房前屋后“十棵树”,全力推进“两小园”建设,引以小美集大美,把“方寸之地”变为“幸福家园”。同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组织群众修剪清理庭院,组织村民开展环境“大扫除”活动,引导村民形成爱护环境、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凝聚起人居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自从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后,我们村的路干净了、卫生也好了,家家户户门前都有花草,饭后老人娃娃也有了活动的场所,日子越过越红火了!”村民们谈起村庄近年来的“蜕变”过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重宣教善民风 积淀文明乡村“底蕴”

  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杨郎村一直坚持把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摆在重要位置。多年来,杨郎村始终坚持用身边的典型感召人,形成学习先进典型、凝聚奋进力量的和谐氛围,以一大批崇德向善、孝老爱亲、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等道德楷模引领全村文明乡风向上向善。通过选树“卫生之家”“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20户,“好婆婆”“好儿媳”优秀代表38人,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之风遍布辖区每个角落。“农闲时,村里会举办种植培训班,教我们种植瓜果蔬菜的知识,非常的实用。”杨郎村村民袁学华告诉记者,村“两委”近年来大力开展电焊、养殖业、种植业、家庭烹饪等各类培训班,为群众致富增收拓宽新路子。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杨郎村通过发放宣传单、开展宣讲会、举办文艺汇演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移风易俗新理念,结合本村具体事例为大家讲解移风易俗具体体现方面,倡导群众践行喜事新办简办,大力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注重家风、邻里和谐等,共建文明乡风。“把理论知识和节目展演相结合的这种宣讲方式非常接地气,很有教育意义,让我们老百姓能够在宣讲时坐得住、听得进,我们非常爱看。”村民们对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赞不绝口。杨郎村还通过整合多渠道资金,先后建成数字化农家书屋、完善赫光纪念馆、占地1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和2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强化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

  抓治理促和谐 塑造文明乡村“风尚”

  “大家伙气儿顺了、心儿齐了,干劲儿自然也更足了。”杨郎村村民王西叶说道。近年来,杨郎村始终坚持“五治”融合治理,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实现乡村治理从“被动式管理”到“参与式治理”。构建了“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抓乡村治理的工作领导机制,83名党员每人联系10户家庭,因户因人施策、逐人逐项解决问题,打通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组建星火志愿服务队活跃在文明劝导、矛盾化解等服务一线,形成了党建领路、服务先行、共同参与、村民受益的自治模式。为实现便民服务事项不见面马上办,杨郎村还建成了村级便民服务站,实现不见面审批办理。2023年以来,网上已办结服务事项4655件,行政效能提高了70%,群众办事时限压缩了55%,群众满意率达到95%。

  “一路走来,杨郎村立足实际、守正创新,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走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的发展新路,使得乡风文明日益凸显、产业发展持续壮大、村民增收步伐不断加快。”杨郎村党总支书记王伟伟说,今后将继续以建设幸福文明杨郎为目标,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核心,把杨郎村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
【编       辑】: 马丽娟
【责任编辑】: 龚建崇
【稿件来源】: 宁夏文明办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