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镇创建巡礼第12期|同心县河西镇同德村:移走旧习 易来新风

稿件来源:宁夏文明办 发布时间: 2024-01-18
河西镇同德村广场。
  “老杨,我听说你最近被县上评为‘好亲家’,还给你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杯呢,也让我们看看一下这份殊荣”。2021年9月杨耀秀出嫁女儿时,男方家送来10万元彩礼,他当场如数退回,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为这一举动称赞不已,如今女儿一家生活幸福,关系融洽。当别人问他为啥不要彩礼时,他总是笑嘻嘻地说:“以前谁家‘零彩礼’嫁女还怕被村民说闲话,现在有了政府支持,我们不仅脸上有光,腰杆也更直了。”他的事迹影响着村里每一个人,成为全村人学习的典范。
  用好“红色剧场” 打造移风易俗宣传体系
  河西镇同德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载体,结合百姓大舞台,精心打造首个影视红色剧场,每天晚上8点,这里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不仅有《铁道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经典革命影视作品,还有《还要过日子》《活出个样儿》《瞧!这两家子》等移风易俗微电影,用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的词语、轻松诙谐的幽默语言,宣传节俭理性健明的婚丧新风和厚养薄葬的孝道观念。
河西镇同德村红色剧院。
  红色剧院的开播,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移风易俗更加直观、鲜活、立体,不断厚植党员群众爱党爱国情怀。“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女方索要那么多的彩礼,我认为只要娃娃嫁过去不受气,日子能过的幸福,要彩礼干啥尼!”56岁的同德村村民马德彪在看完电影后感慨地说。
同心县2023年“四季村晚”启动仪式。
  每天晚饭过后,村妇联主席组织妇女在同德村跳广场舞,跟着屏幕边学边跳。“每天跳跳舞,人精神多了,心情也好了,感觉生活越来越充实,有了这个剧院,跳广场舞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我们农村妇女跳广场舞的热情也毫不逊色。”村民罗某某高兴地说。
  选好“调解员” 理出乡村新生活
  注重培育公民思想道德、移风易俗、生态文明、家庭美德,挖掘和发挥“头雁”效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移风易俗示范户”“最美家庭户”“尊师重教示范户”“六个先锋”等典型选树活动,涌现出16名好儿媳、好公婆、致富能手等先进典型。据该村村委会主任马小军介绍,利用派出所民警、驻村第一书记、村级好人组建34名调解队员,结合邻里底数清、群众基础好、亲和力强的优势,通过开门说事、评理调事、便民答事,深入联系服务群众,用心收集社情民意,紧盯婚丧嫁娶、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政策法规宣传,持续推进矛盾调处。目前成功调处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经济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26起,劝说、劝解高额彩礼8起,受到辖区百姓交口称赞。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移风易俗我先行暨先进典型表彰活动。
开展“牢记嘱托 行胜于言”树立文明乡风 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
  建好“主阵地” 丰富移风易俗活动载体
  近年来,同德村积极整合现有资源,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与乡村综合文化站、便民服务大厅、村科普站、村红色剧院等融合发展,依托同心同德理论宣传、家政服务等优势资源,成立政策宣传、扶贫帮困、平安建设等多支志愿服务队,探索实施“4+X+1”模式,开展“庆百年华诞、关爱老人健康”“情满中秋、共庆团圆”“教育扶贫育英才”“移风易俗我带头”“与爱同心、与党同行”等志愿活动72场(次)。
河西镇同德村村规民约和七提倡七反对。
  同时,结合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百日集中行动等文明实践活动,年内清理废弃物10余吨、栽种1.2万棵,架设围挡1000延长米,建立藏书2000余册的农家书屋,免费提供村民借阅。
>>><<<
【编       辑】: 马丽娟
【责任编辑】: 龚建崇
【稿件来源】: 宁夏文明办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