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领导活动 | 文明创建 | 乡风文明 | 港城好人 | 文明实践 | 未成年人教育 | 文明巡礼 | 视频之窗 | 双争进行时
主题活动 | 高层动态 | 文明长廊 | 文明播报 | 他山之石 | 宣传信息 | 我们的节日 | 图说文明 | 原创评论 | 公示公告
主题活动 more...
42b7c7b4bd6f704d0e98049b4941955.png
d7d9941f81fd14f27d28c2cd9e8adef.png
6f5edd72f9e7e39ec8c21be730ebcc2.jpg
5c2d0b705c88dafef4f7aeac0f5cebb.png
49b301b3a9390562e962b59c3f62644.png
db8cd5c8b2350d053884c30e0c2ed21.png
48c87a1ff43be31226d7d6cb19cff37.png
中国文明网首页 > 原创评论  
文明祭扫更清明
发表时间:2024-04-02   来源:秦皇岛文明网

  在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节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这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历经千年传承,清明节早已沉淀成一种文化习惯,悼念先人、缅怀先烈、寄托哀思、激励发奋,家国情怀是其丰富的内涵,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体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应该大力传承。
  往年清明祭扫,一些陈规陋习有所回潮,有的在墓地燃香放炮,把墓地搞得乌烟瘴气;有的搞祭品攀比,助长奢靡之风;还有的借祭祖扫墓之名,搞封建迷信等等,其名堂之多、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令人瞠目结舌,这样的“盛举”不知会践踏多少树木、引发多少火灾、浪费多少钱财,失去了扫墓的本义。
  “清洁而明净”是古人对清明节的解释。思亲莫让烟尘扰,文明祭扫慰亲人。时至今日,文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向,环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传承清明,重要的是传承其价值内核。我们应转变观念,摒弃陋习,移风易俗,与时俱进,使清明祭扫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习俗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文化。应该提倡隆重、俭朴,这种感情不需要形式上的铺张浪费来表达,像开展网络祭扫、家庭追思、社区公祭等活动,倡导通过鲜花、赋诗、信函、音像等文明、环保、安全的祭扫形式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敬仰,不仅可以寄托我们的哀思,还可以收获环境之“清”、心灵之“明”。这是人们意识更新、社会进步的标志,应当大力提倡并成为一种习惯。(秦皇岛日报 鲁庸兴)
 
责任编辑:蔡 玲玲
文明秦皇岛在线版权所有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