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论坛 > 正文
保护好历史街区,留住城市发展文脉
来源:泉州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4-04-25 责任编辑:林 杰

  在江苏省南京市老城南,古建老宅按照“修旧如故”方式保护修缮,既延续风貌肌理,也保留时代气息;苏州平江路上,居民在老街区生活便利,成为“活着”的历史文化遗存……在保护中发展,发展更具底蕴;在发展中保护,保护激发活力。近日,记者走访江苏代表性古建筑老街区,深刻感受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缮、活化利用,让居住在老街老宅中的居民过上了幸福生活,也成为城市发展不竭的文化源泉。( 4月24日《 人民日报 》)

  一座城市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丰富的建筑发展史。历史建筑是地方历史印记,地方文化象征,引以自豪的标记。保护好历史街区,实质就是留住城市发展的文脉,让人真切体会到城市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作为城市空间的核心要素之一,老城街区的历史建筑是城市空间最为基本的骨架,它与城市功能紧密关联,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老城街区不仅是城市空间的核心要素,也是城市文化重要载体之一,城市中彰显地域特色的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对激活传统文化、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彰显保护历史文化的理性。

  城市中彰显地域特色的老街,历史建筑,对激活传统文化、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老城街区的历史建筑不仅是城市空间的核心要素,也是城市文化重要载体之一一栋栋老建筑,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

  俄罗斯作家果戈里说,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它还在说话。这些历史建筑绝不只是老街区、老院子、旧屋舍,而是文化,是沉淀,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根脉和记忆。用专家的话来说,“文物建筑的保护,不应该像‘古董’一样供起来,而是要充分挖掘其承载的城市历史和文化记忆,让它们‘活’在当下。”

  中国的城市一边在快速地发展其现代化,另一边对于本身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及需要也在扩大。曾经有专家学者强调,居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文物建筑,相得益彰、相互交融,是老城街区保护的重要目标;社会协调、公共教育,是老城街区保护的重要方式;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者共同努力,才可能使老城街区有好的未来。

  保护好历史街区,就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留住记忆,让历史文化“活”起来,最终要实现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要把历史建筑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吴玲)

相关报道
中共泉州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泉州文明网版权所有
东南网 技术支持
京ICP备10031449号
投稿邮箱:qzwmw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