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 你我同参与

来源:   时间: 2024-04-26 09:46:38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人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该病毒在1983年被首次分离,并于1986年被正式命名。艾滋病是危害极大的传染病,病毒攻击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感染者常常因免疫能力低下而发生机会性感染或肿瘤,如不进行药物治疗,死亡率极高。目前,艾滋病尚无有效的疫苗。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传播。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病毒,会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目前性传播已经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毒可通过性行为的方式在男女或男男之间传播。在性传播中,一个人是否有感染的风险与其性伴数量、性伴安全性高低、性行为方式不同、安全套使用与否、是否患性病等有关。

  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报告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122.3万例;2022年新报告10.7万例,50岁及以上占48.1%。据估计,2022年底,我国约有16%的感染者没有检测或不知道自身感染状况。未来一段时期,全国每年仍将检测发现大量感染者,随着治疗比例和治疗质量持续提高,艾滋病病人病死率将进一步降低,势必导致存活感染者人数继续增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艾滋病感染者应进行规范科学治疗。我国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虽然现有的治疗方法都不能治愈艾滋病,但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发病,延长生命,许多正在接受治疗的感染者能够健康长寿。年龄、性别、遗传因素、CD4计数、病毒载量、感染途径、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及服药依从性、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时间、是否有其他并发症等会影响感染者的寿命。有研究显示,虽然处于不同状态的艾滋病感染者的寿命存在差异,但通过早期、持续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感染者和普通人群之间的预期寿命差距在不断缩小。因此,对于所有感染者都建议早治疗。

  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对于艾滋病感染者,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将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限以下,可以减少将艾滋病传播给他人的风险,即“治疗即预防”。对于不确定自身是否感染的人群,应主动寻求检测,可以选择到各县(区)疾控中心和各级医院等机构进行检测、通过药店或网络平台购买自检试剂包进行自我检测(血液检测、唾液检测、尿液检测),即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未感染的人群,应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每次发生性行为时都正确使用安全套、及时规范治疗性病、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进行穿破皮肤的行为时保证用具经过严格的消毒、戒断毒品、避免母婴传播。

  防治艾滋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艾滋病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他们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同时,感染艾滋病后要主动将感染情况告知自己的配偶和性伴,并做好保护措施避免感染他人,对于明知自己感染艾滋病仍卖淫、嫖娼或者故意不采取防范措施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致人感染艾滋病的,将受到法律制裁。

  艾滋病防治任重而道远,每个人都应参与进来,携手应对艾滋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文薇)

上一篇:

下一篇: 哪些情况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

页面功能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