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最差”如何“赶超成渝”?——回顾四川教育史上的“恩阳奇迹”

来源:   时间: 2024-04-29 09:53:04

  上世纪六十年代、八十年代,作为当时全省办学条件最差的一所农村高完中,恩阳中学连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高考成绩曾居全省第二,实现了“赶超成渝”。作为当时四川教育史上的奇迹,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派出工作组挖掘其中的经验在全省交流。恩阳走出的院士、将军、大学校长等国家杰出人才,大多来源于这两个时期的7届毕业生。

  从六十年代的“红旗飘全川”,到八十年代的“誉满巴蜀”,铸就了“勤学苦干敢攀登“的精神。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恩阳中学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回顾那条跌宕起伏的“逆袭”之路。

  立壮志 新办农村高中立誓“五年赶成渝”

  全校教师大讨论一个月提炼出学校精神,坚定信心、决心

  学校的高中教育始于1958年。史料记载,为加快中学教育发展,当时的达县地区在全区11个县共设立16所高中,如今的巴中市区域共有5所。当时的巴中县第二初级中学开始办高中,更名为恩阳中学,时任恩阳区区长张俊调任恩阳中学任支部书记、校长。

  4月18日,记者在巴城见到了这位在恩阳中学乃至巴中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老人。98岁的张俊老人依然口齿清楚、思维敏捷,已近期颐之年的他读书看报不戴老花镜,一边嚼着甘蔗一边讲起了当年的风云。

  “我老家在恩阳和平,就是现在著名的博士乡。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巴中中学读高中时,主要以地下党员身份从事工作迎接解放。1957年7月,我刚从省委党校学习回来,县委安排我去刚组建的恩阳中学当校长。”张俊说,从区长到校长,他的行政级别其实提升了,但他考虑的,一是组织需要,二是干好组织安排的事。

  到学校后,张俊发现困难重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思想混乱,前任校长被外放改造,教职工队伍人心惶惶,心思不在教学上;二是师资缺乏,全校二十多名教职工,以前教过且满足高中教学的老师仅有2人,要凑够完整的高中教学班子十分困难;三是缺教室和设备。刚办高中,学校没有足够的教室,教学设备为零,教学资料为零。

  怎么办?身为校长的张俊当然头痛,当过地下党员的他用起制胜法宝:从思想上入手,走群众路线,逐一化解工作上面临的问题。60多年过去了,张俊对当年的治校思路记忆犹新:“学校要发展,首先要抓思想,特别是抓教师的思想,通过影响教师去影响学生,让这两个群体相互促进,提高师生的积极性。”

  1960年高考,四川在全国排名很不理想,四川省先后在成都和重庆召开全省高完中校长会议。张俊参会后在学校提出:“全校师生总动员,狠抓高三第一线;苦战三五年,红旗飘全川。”后来又提出“三年超巴达,五年赶成渝。”省教育厅知晓后将恩阳中学的雄心发给全省高完中,引来了不少学校的讥讽。

  看到大家信心不足,张俊发动全校教师开展大讨论,每周星期天晚上开会,足足讨论了一个月。形成了两个成果:一是大家认识到事在人为,任何事情只要有信心、有决心都能办得到;二是提炼出“勤学苦干敢登攀”的恩阳中学精神。

  如何贯彻“勤学苦干敢登攀”?就是学生勤学、教职工苦干,全校上下一心向“成渝一流”看齐,立誓让恩中“红旗飘全川”。

  聚人才 校长为教师服好务

  不拘一格招揽人才,成功组建高中师资团队

  在当时的恩阳中学,经常会出现有趣的场面:全校大会上,教师们正襟危坐听校长讲话;会后教师们讨论工作时,校长则为他们端茶倒水。

  张俊的逻辑很简单:我安排的事情,你们必须做好;你们有难题,应该我来解决。

  这种校园内的关系,出现了“士为知己者死”般的化学反应。在那个特殊时期,看重教师和学生的出身。而张俊不拘一格招揽人才,不重出身,只看现实表现和能力。川大毕业的数学教师潘某被当时的一所中学分流,张俊闻讯后,让教初中的她教高中。曾被歧视、感受不到尊重的潘某在恩阳中学找到了依靠。教师罗某因出身在大学就备受歧视,参工后经济拮据,只有一件衣服的他经常半夜还在烤洗了的衣服。张俊知道后,把自己的衣服送给他,让他感动之余给学校写血书,立誓一定要把书教好。一名大学毕业的语文老师因出身原因,思想包袱重,学校多次谈话并帮助找对象,让他安心教书。了解到一名学俄语的本科毕业生在船上押粮,他做通上级工作调来教外语……

  通过种种努力,恩阳中学的高中终于开班了。随后几年间,学校先后调任十几名“失意”的教师,他们在这里实现了人生价值和意义,很多人成长为当时巴中县和达县地区的教学权威。

  美名扬 教师苦干学生勤学

  学校于上世纪六十、八十年代两次“闪耀巴蜀”

  当时的恩阳中学,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五一一”制。即:星期一至星期五上五天课,星期六到马鞍几百亩学农基地支援一天,星期天休息一天。

  刚办高中,教师普遍缺乏经验,学校和当时巴中教育的“老大哥”——巴中中学签订帮教协议。1961年至1962年,每周的星期六凌晨三四点,一批学科老师摸黑出发走20多公里山路,步行近5个小时赶到巴中中学听当天的第一堂课。听课后还得抄下当天和下一周的教学资料,一些试卷要用硫酸纸刻好,当晚或者次日一大早又赶回恩阳。在两年时间里,用这种对口帮扶和教学资料共享的方式,解决了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来源的难题。

  教师扑在教学一线拼命干,半夜一群人为一个教学点吵得不可开交,大家见惯不惊;挑灯夜战仔细打磨教案,更是常态。职工们不甘落后,学校会计身兼会计、建修、图书、刻写、教师伙食五个职位,校长也任教两个班的政治课,全校拧成一股绳,为“赶成渝”“红旗飘全川”而拼搏。

  几乎都是农村苦孩子出身的学生们,更加不甘落后。没有勤学的辛苦,只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对于勤奋学习成为主流的学生们,学校和教师需要生活上给予更多关心。学生夏某出身不好,学校多次做细致的工作化解他沉重的思想包袱,最终该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匡某、詹某因为家庭成分,担心在报考大学资格审查时难以过关,学习上受到很大影响,学校帮助协调获得高考资格,两人分别考入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彭某是孤儿,在学校帮助下免除生活之忧,异常刻苦的他考入西南政法大学……

  1958年办高中,3年后迎来首次高考。1961年,恩阳中学96人参考、67人升入大专院校,高考成绩居巴中县第二、达县地区第三;1962年95人应考、63人升入大专院校,居达县地区第二;1963年85人应考、58人升入大专院校,在本届考试中,恩阳中学的成绩终于超过“老大哥”巴中中学,成绩居达县地区第一、全省第二。

  1963年10月,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派出工作组驻校半个月,总结恩阳中学经验并印发全省高完中学习。在办学6年、历经3届毕业生后,恩阳中学实现了“红旗飘全川”的誓言。

  1964年开始,受特殊原因影响,校长张俊被审查,学校领导班子被调整。经历了十几年的动荡后,终于等来了1977年恢复高考。恩阳中学持续以“勤学苦干敢登攀”精神为指引,在1980年至1984年的高考中再创奇迹,共考取大中专院校557人。如今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中山大学原副校长、现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院长李善民,是这些学生中的佼佼者。恩阳中学的办学经验,再次得到各级肯定,赢得了“誉满巴蜀”的美誉。

  1985年之后,面对高中改制、新老教师交替、城乡学校资源投入不均等因素影响,恩阳中学在曲折中发展,高考成绩始终排名全省农村高完中前列。据不完全统计,恩阳中学共走出162名博士、419名硕士。在新的时期,恩阳中学继续秉承“勤学苦干敢登攀”精神,大踏步走向“誉满巴蜀”的复兴之路。

  记者手记:勤学苦干,屡创奇迹的"终极密码"

  陈杨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数十年后的今天,在建设教育强国、以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回顾恩阳教育曾有的辉煌,解读如今乡村教育的"长赤样板",领会其中蕴藏的教育密码,对促进巴中基础教育更高水平的优质均衡发展,对于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社会进步中的引领作用,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老校长张俊用"思想引领,搞好服务"总结自己当年的经验。退休教师冯英德说,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恩阳中学此前"红旗飘全川"时代留下的宝贵经验,得益于对"勤学苦干敢攀登"恩阳中学精神的传承发扬。

  当我们以敬仰的心态去回望,自然的心生疑惑:当年的恩阳中学能、当年的巴中教育强,如今我们能再创辉煌吗?

  不少老师和校长们说,当前教育面临的影响和挑战更加多样化,学校难以成为一方净土而安心育人;家校共育更加复杂化,学生勤读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教职工队伍受待遇、经济压力、社会诉求等影响,终身为教育奉献的情怀有待加强;当前教育事业的更高要求,对学校领导班子和教育主管部门有更高的专业化要求。

  诚然,我们如今面临着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四大教育差距",既有经济发达地区以教育理念和资源的优势带来的冲击,也有公、民办学校、市直属和县域学校之间的师资和生源之争,更有教育的极度"内卷"而带给各界的焦虑,要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巴中教育该怎么做?巴中各界该怎么做?

  4月11日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已经给出指引: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学校领导班子要抬升格局、转变作风、严爱相济;教职工队伍要有一颗扎根教育的赤诚之心、一颗自新进取的奋进之心、一颗回馈社会的奉献之心;教育主管部门要专业专注、开明开放、静心静气、清正清廉;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协同联动塑造优教品牌、真心真情关爱教师群体、凝聚力量共推教育发展。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与经济基础的强弱没有直接关系。巴中近年的调整校点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证明,"穷财政"也能办出"富教育"。培养了32位院士、近百位大学校长和万名教授的江苏宜兴,在于有一批胸怀祖国、坚守信仰追求、接轨国际教育的校长队伍;40万人口、经济基础薄弱的甘肃省会宁县坚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最大程度的优化教育配置、强化师资保障、大力推进体艺科创教育,恢复高考以来输送16万名大学生、培养出1600名博士。目前,该县每年有三分之一的高中毕业生升入一本院校。甘肃省委主要领导将"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会宁教育定格为全省教育精神。

  理想、奉献,敬业、苦干,永远是各类教育奇迹的"终极密码"。从当年"誉满巴蜀"的恩阳教育、到如今乡村教育的"长赤样板",会发现一些惊人的相似:艰难起步、上下一心、不计得失、争创辉煌,从而走出了一条乡村教育的"逆袭"之路。

  "我们那些老路子,不适合新问题。"屡创恩阳奇迹的老教师、老校长谦虚的说。从发展的眼光看,穿新鞋当然不能走老路。但更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到"勤学苦干"的精神实质,自新进取、将老书读出新意,让一届届师生共同进步、勇攀高峰。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教育战线持续发扬"勤学苦干"精神,社会各界合力营造出校园净土,以专业而理性的态度静待花开,一定会迎来巴中教育更多的奇迹。(陈杨)

 

页面功能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