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欢迎您! 咨询投诉举报电话:12315 “地条钢”举报热线电话:12315 收藏市监 | 政务邮箱 | 无障碍 | 适老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激活质量发展新动能 构筑质量竞争新优势
来源: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24-05-13 04:58   访问量:

2023年,苏州全面落实质量强省建设实施意见和我市质量强市实施方案,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品牌建设,营造质量协同共治氛围,质量工作取得新进步。日前,江苏省质量发展委员会通报了2023年度对设区市政府质量工作专项考核结果,苏州市获得最高等次A级评定,连续九年获此殊荣。苏州消费品质量合格率为96.89%,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15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0.69个百分点。

一、大力推进,开创质量强市建设新局面

强化政策引导。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方案》,印发《2023年苏州市质量强市工作要点》,形成统筹推进质量发展的总蓝图、路线图。强化落实推进。首次召开苏州市质量大会,市委主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市政府主要领导、省市场监管局领导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强化制度保障。优化调整苏州市质量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统筹协调全市质量强市、质量品牌工作。推动各地出台落实质量强市工作方案。

二、勇于创新,激发产业质量发展新活力

以质量创新联合体助力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优化质量提升工作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在全国首创设立质量创新联合体,累计设立航空航天、机器人、汽车及零部件等13个产业质量创新联合体。实施联合攻关,解决质量共性问题,将质量优势由龙头企业向产业链延伸,已形成质量改进成果800余项,企业授权发明专利300余件,参与制修订国际、行业标准51项。在2000余家重点企业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相关工作得到省市场监管局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要求在全省推广,并在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作了专题交流。以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产业链质量变革创新。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化工具与质量管理融合发展,制定发布全国首个质量管理数字化领域的地方标准,已在1400余家企业开展试点,形成一批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典型案例,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质量管理数字化典型场景。相关工作受邀在中国质量大会上进行专题交流。以“苏质贷”融资服务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联合地方金融监管局召开工作推进会,举办“苏质贷”银企集中签约活动,现场签约1.2亿元。2023年全市累计授信发放贷款近74.19亿元,位列全省前列。进一步增强质量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同联动作用,打造升级版“苏质融”金融政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持续推进,取得质量品牌建设新成效

强化全面质量管理。鼓励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提升质量管理成熟度,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获江苏省省长质量奖、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获江苏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获省长质量奖累计数全省第一。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评2023年度市长质量奖、中粮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获评质量管理优秀奖,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0家企业获苏州市质量奖。促进质量品牌发展。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控制器等49个企业产品新获评“江苏精品”品牌认证,累计113个企业产品获评,数量位列全省第一。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双面电池组件封装用透明(网络)背板等36个企业产品获评“苏州制造”品牌认证,累计发放“苏州制造”认证证书141张,推动苏州打造全球高端制造基地,全力打响“苏州制造”品牌。推进质量信用建设。1237家企业获评质量信用A级,31家企业被认定为省质量信用AA级企业,1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质量信用AAA级企业,获评数量全省第一,推动企业建立质量诚信体系。

四、融合发展,释放质量协同共治新动能

夯实质量基础设施。深入推进苏州市产业创新集群制造业标准化建设,出台数字苏州、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11个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设立中德标准化合作苏州创新中心。全市累计建成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072项。国家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苏)建成获批,《苏州“检企合作”助推检验检测行业快速发展》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获省商务厅发函学习借鉴。苏州国家质量基础(NQI)基地建成启用,多个国家级、省级平台入驻。成功举办苏州市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大会,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促进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造高水平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创新集群。深入宣传先进质量文化。举办2023年苏州市“质量月”活动,组织开展“世界计量日”“世界认可日”“全国质量月”“世界标准日”等系列宣传活动,营造社会质量氛围。充分发挥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和苏州科技大学共建的苏州“质+学院”平台作用,共培育各类质量人才1000余人次。严守质量安全底线。对电动自行车、燃气器具及配件、危险化学品和电线电缆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坚决严守食品、药品、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四大安全领域监管底线。持续深化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

下一步,苏州将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质量法治建设,激发质量创新动能,为我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实质量支撑。

源自:512日  看苏州

相关稿件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