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泰文明网 > 名胜古迹

石莱白马寺

发表时间:2015-06-24   来源:新泰文明网

  白马寺风景区位于新泰市石莱镇白马山,距新泰市35公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面积4平方公里,主峰黄牛顶海拔448米,石质为石灰岩。白马山呈西北东南走向,远望酷似仰卧的美女,又似骏马奔驰,故名白马山。山中有石城寺--“寺据山中,山如寺城,因而得名”,创建年代不祥,今俗称白马寺。

  白马寺占地10余亩,该寺四面群峰拱卫,宛如天然之石城,今存有山门、钟鼓楼、金刚殿、千手观音殿、东西配殿、大雄宝殿等遗址,寺东有1999年修复的观音阁、泰山行宫,每年有传统的农历“六月六”庙会,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白马寺山奇景幽,寺中有银杏三株,成等腰三角形,鼎足而立,树龄都在2500年以上,其中较大一株,树围10余米,树高30米,虬曲螭盘,冠如华盖,繁荫数亩,人称“天下银杏第二树”。,“银杏之王”。有“七接八乍一媳妇”的美丽传说。白马山银杏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山中另有“钓鱼台”、“泰山行宫”、“溶洞”“塔林”、“碑林”、“观音阁”等人文、自然景点。另外,白马山物产丰富,银杏果、柿子、核桃、冬枣、中药材远近闻名。 近年来,石莱镇为保护古树和白马寺遗迹,投资100万元对白马寺进行了初步整修,在白马寺周围建起了万亩绿化带,拓宽硬化了环山公路,使这一胜地的旅游环境和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使千年古刹白马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白马山山势险峻峭拔,冬暖夏凉,风景优美景物较为集中,具有较高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是人们观赏、游览、饮宴、休息以及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理想场所。

  白马山与银杏树:

  从石莱镇驻地南远望白马山,只见它山峰高低起伏,俨然浴后仰卧休憩的美少女,浑然天成,惟妙惟肖,故白马山又称“玉女峰”。

  白马寺,古时称石城寺,处于山谷深处。当年的石城寺,寺院建筑恢弘,古朴典雅,前有钟楼,后有大雄宝殿,东西各有厢房,北有千手千眼观音殿,东有泰山奶奶庙,游人如织,香火旺盛,每逢山会,四方商贸云集,可惜这些古迹全在“文革”被毁。近年来,石莱镇为保护这一文化古迹,开发旅游资源,对古寺进行了修缮,整修后的白马寺,仿古钟楼,朱红庙墙,月形大门,碧霞祠、放生池、仙人桥等都—改旧貌,焕然一新。每逢春夏秋旅游旺季,游人络绎不绝,他们或饱览了胜景,或品茶饮酒,或吟诗作画,悠悠然如临仙境,如处世外桃源,大有超凡脱俗之感。清代拔道郭璞山曾有诗赞曰:“凡陈薰风上柳条,恰逢晴日好相邀。祗怜求友寻箫寺,更为深山过板桥。作意莺啼偏恋客,逦人犬吠乍逢樵。殿前银杏堪留饮,吩咐衲僧奉酒瓢”。

  寺内三棵古银杏树,成等腰三角形,呈鼎立之势。三棵银杏树,以中间一株尤伟,高36.7米,胸围9.62米,树冠覆盖面积1. 28亩,为世间罕见。据专家考定,此树有28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银杏之王”。传说圣人孔子曾在此品茗乘凉。 

  将军寨在石莱南河大桥西南百米处,有一土筑平台,高50余米,面积十余亩,相传是《西厢记》中的白马将军杜确镇守关隘的营寨。孙飞虎兵困普救寺(今石莱龙潭寺)时,张生投书求救,白马将军率军解围,就是从这里发兵的。前几年村民在此出土了兵器、金印、古陶等文物,证明这里过去确系兵营。 

  钓鱼台、圣浴谭、圣人洞位于寺西300米处的大河东岸,台高约30米,长百米,台下有渊,深五、六米,远望蓝水湛湛,波光粼粼,令人惊叹不已。在钓鱼台顶端的悬崖上,一株株翠柏盘曲扭结,如无数苍龙探身崖上,更为钓鱼台增奇壮色。在西面有一山洞,冬暖夏凉,孔子曾在此洗澡、纳凉多时,赞叹此地山好水好,真是个好地方。  

  卧龙柏在寺北通天峪,背崖西涧,长十余米,似虬龙卧涧。每当朝晖夕阴,云涌涛奔,如巨龙横空出世。遥望似奋鬣杨髻,忽隐忽现,巨爪出没其中,鳞甲欲动而止,实乃一大奇观。 

  古井位于寺内,井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饮之可祛病延年。相传,古时外地高僧曾到此井取水熬药、练丹,本寺僧人用此井水熬制的“益母膏”药效显著,远近民妇到此拜佛求药,供不应求。 

  槐抱柏为寺东一奇观,树高16米,直径50余厘米。在古槐的下端缝隙中长出一株柏树,高约七米。传说圣母娘娘怀(槐)抱百(柏)子,到人间广济众生,后来变化成此树。 

  双龙潭在寺北通往白马寺的公路旁,有二龙潭,皆由泉水汇聚而成。前几年,镇政府拨款建池,重修了两潭,潭水碧绿,深五米有余,甘冽爽口,饮之神清气爽,沁人肺腑。

  白马眼位于寺东巍峨的山巅之上,马头样的岩峰,昂首向南,如白马引颈长嘶。在马头面部两侧各有一 “马眼”,大如碾盘,在数十里外的泗水城就可望见。据说,过去南方人将马眼挖去一只,现仅存一只眼。

  另外,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观:放生池、石猴坡、懒人坑、神水泉、练功台、石碾、探寺柏、黄莲树、金砖崖、睡柏、姐妹柏……,让人数不胜数,流连忘返。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在当地流传了上千年,为白马山增添了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