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工作动态
海陵“以法为媒”展现乡村振兴新画卷
  • 信息来源:海陵区司法局
  • 发布日期:2024-05-15 11:20
  • 浏览次数:

近年来,海陵区司法局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田园乡村”等重点工作,将法治乡村建设纳入全面依法治区大局来统筹谋划,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新发展。

一是打造法治乡村“名品牌”。深入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将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融合发展,将法治文化融入居民生活、劳动成果,建成一批有规模、有特色、有影响的精品法治文化阵地,努力实现“一村一品牌”。姚家社区借助岳飞抗金文化及新四军红色文化等,走访原住老人、咨询专家、查询古迹,挖掘历史,建设点将台、练兵场,着力打造了“红色姚家”这一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被评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截至目前,全区共有3个国家级和66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二是绘制法治乡村“同心圆”。广泛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定期开展“文艺走基层·普法进万家”活动,将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条文融入诗朗诵、小品、三句半等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中,把“法言法语”变成“乡言乡话”。“八五”普法开展以来,共演出100多场次。结合“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等主题,依托赶集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乡村走街串户,通过以案说法、设立法律咨询点等形式,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全方位、多渠道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法律素质和道德水平。 

三是编织法治乡村“保障网”。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加强区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一站式”办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业务。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打通公共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大力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各自熟悉领域的专长,在矛盾纠纷调解、法治宣传、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等工作中积极作为,目前培育法律明白人2000余名。建成区镇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全区11个镇(街道)、154个村(社区)实现调委会全覆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