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联盟 上海-浦东 浦东文明网 -- 文明浦东我先行
【浦东家训故事】三林杨氏百年家训的传承
发布时间: 2015-09-02    文档来源:浦东文明网    

                                                        (陈连官)

    杨姓在中国属大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易”组成。“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易”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
    杨氏族谱始于清朝嘉庆元年,修于同治七年。“上溯祖先,下祥子孙,德行善举,嘉言美俗”的族谱和自杨家11代起传下来的家训“孝友勤俭、忠厚和平”,与浦东杨氏字辈“勤俭忠厚”是一脉相承的。
    浦东有很多的杨姓,只是在2012年,浦东三林的杨氏第15代传人杨龙海,在传承百年家训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价值观和五好文明家庭的具体要求,提炼、撰写了杨氏新家训。新《杨氏家训词》,分为本篇和社会篇两部分。本篇以“杨氏后代同宗魂,同根同祖亦同文;传世家训醒世词,美德哺育杨家人”四句起首,内容涉及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夫妻融洽、兄弟妯娌关系等;而社会篇涉猎更广,教育家人要遵守社会公德、文明礼仪,还包括文明养宠、防范诈骗等新内容。
    三林的杨氏家族37口人,新家训人手一册,晨读暮诵,用心践行。这本颇具传奇色彩的家训,在今天也成了三林人争相效仿的楷模。
    在这本新家训的传承下,杨龙海一家作出了表率。他的父母健在时,四世同堂,大姊杨瑞仙、三弟杨龙江、四妹杨瑞娟、五妹杨瑞琴、六妹杨瑞兰、小弟杨龙明及各个家庭,对二老的关爱无微不至。父亲走后,七个子女争着服侍母亲,分工轮流照顾母亲。白天为母亲烧饭、洗衣、端药、擦身;晚上就睡在病榻旁,几年如一日直到母亲安详离世。
    逢年过节,杨家的三张圆桌总是圆圆满满,欢声笑语外大家各有保留节目,用吹拉弹唱传递对生活的热情。2013年夏天,八位家庭成员组队参加第一届市民文化节家庭音乐比赛,凭借表演唱《江山》入选“上海市百个优秀市民音乐家庭”。
    杨氏家训也让每一个杨家人受益终身。得知五妹瑞琴的婆婆患恶性脑肿瘤,众兄妹凑齐钱款送往医院,义无反顾地担起日夜陪护的责任。“一份幸福七人分享,就变成了七份幸福;一个大困难,七人分担,就变成了七个小困难。”
    杨家老房子动迁时,父母名下有一套房子。二老走后,在沪的六个兄妹商量后一致放弃了继承权,把房子留给早年随厂内迁到四川的大姊瑞仙。74岁的瑞仙叶落归根,在上海有了温暖的港湾。
    温馨的大家庭,孕育出幸福的小家庭,分别拥有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浦东新区“书香家庭”、三林镇“学习型家庭”、三林镇五好文明家庭等各种荣誉。
    杨龙海是浦东新区园林局的退休干部,现在是三林镇志愿者宣讲团团长,经常带领60多位志愿者到基层宣讲。他精心创编了十多个文艺节目,用自行车驮着乐器箱到现场配合宣讲,获得了上海市优秀志愿者、2011年三林镇十大文化团体领军人物等荣誉。
    三弟杨龙江是杨思中学音乐高级教师,是国家一级演员奚美娟的启蒙老师。退休后,他利用一技之长,每周二至周五为社区学员上课,为11个班级的老年人教授声乐原理;利用业余时间到武警九支队、空军后勤某部担任艺术指导,荣获上海市“老有所为”奖、上海市“群众艺术”先进个人、“军民共建”先进个人等称号。
    在杨氏家训的熏染下,杨家人丁兴旺,个个多才多艺。杨龙海的儿子杨屹是浦东新区白玉兰小学一名优秀体育教师,获得浦东新区“园丁奖”和“青年突击手”、“骨干教师”等称号。他的妻子徐文兰是浦南医院护士,各方面表现优秀,专业素质过硬,常常帮邻里打针送药,宣传保健知识。杨家的孙辈们也个个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积极参与植树绿化、垃圾分类、废品回收再利用等活动,小小心灵里“给予比接受更快乐”的观念正抽绿萌芽。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家训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家庭变得和睦,生活呈现多彩。
    如果,三林的杨龙海以此杨氏家训,广召于浦东的其他杨氏,让杨氏同宗同德,想必也是一个创举了。

发表评论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文明网联盟 上海-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