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十百千万宣讲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先进典型 > 身边好人 > 正文

寄情诗画佛坪 传承榫卯技艺——记“陕西好人”戴朝禧

时间:2024-05-14    来源:汉中日报    责任编辑:张欣慧

  “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一凸一凹之巧,一阳一阴之妙,凝聚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粹。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约7000年前的中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日前,在佛坪县袁家庄街道王家湾村的曲尺坊木工学堂内,负责人戴朝禧正在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们介绍传统榫卯技艺。

  “这简直是比‘乐高’还有趣的国潮积木。”游客们兴奋地解锁着鲁班锁、机关盒等榫卯工艺作品,被博大精深的榫卯技艺深深吸引。

  今年37岁的戴朝禧是河北省乐亭县人,师从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辛全生,通过2年的刻苦学习,顺利出师。带着专业的技艺、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走上了更高的平台。

  2017年被选派参加中央电视台《技高一筹》等栏目,同年受邀参加故宫文物修复工作,2019年与师傅共同设计制作的“九十九条鲁班锁”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收藏于天津职业大学图书馆……

  这期间,他与妻子相识,在多次随妻子回佛坪县老家的过程中,他爱上了佛坪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了解到该县在手工技艺领域还处于空白期后,他下定决心要为他的第二故乡佛坪作出贡献。

  2020年,戴朝禧被佛坪县确定为招才引智对象。2022年,由他负责的曲尺坊木工学堂落地袁家庄街道,吸纳1名本地木工手艺人和1名竹篾手艺人、2名学徒,共同探索榫卯工艺。他们结合当地特色和年轻人需求,开发出秦岭四宝笔筒、抱抱熊猫文创梳等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

  “佛坪山清水秀,静谧悠然,是手艺人理想的创作基地,秦岭风物、国宝熊猫都是最宝贵的创作源泉,淳朴的乡风,宽松的环境,让我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创作。”戴朝禧说。

  经过他的努力,手工木工成了当地部分村民谋生的技艺。他还运用榫卯木工美学文化特点,为该县设计制作特色旅游导视牌15处、打造旅游景观小品20余处,为全域旅游助力添彩。曲尺坊木工学堂也发展成为该县知名的研学基地,进行竹编、鲁班锁、木工榫卯等传统技艺培训,让来此研学的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据了解,该学堂年接待研学学生4000余人次。

  4月25日,戴朝禧荣登2024年第一季度“陕西好人”榜。荣誉在身,他初心不变:“我要用自己所学,建立佛坪手工木工技艺平台,一方面促进非遗传承和文旅融合,另一方面结合当地特色,开发新颖有趣的文创产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榫卯工艺的魅力,为乡村振兴助力。”(记者 李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