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十百千万宣讲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地方传真 > 安康 > 正文

安康市汉滨区:传承孝义美德 培育文明新风

时间:2024-05-14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张欣慧

  5月7日,安康市汉滨区晏坝镇泰山庙村,村民周姿龙正加紧采茶。

  13年前,丈夫意外瘫痪,姑姐有精神障碍,公公体弱多病,整个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到了周姿龙肩上。13年来,她无怨无悔照顾家人,赚钱养家,感动了身边的人。今年1月,周姿龙入选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美德如春风,润物细无声。周姿龙的言语和行动深深影响着子女及周围的人。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儿子儿媳们就会回老家看望她,力所能及地帮她干农活、做家务。大儿媳程静在城里加入了志愿服务组织,只要有时间,就积极参加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婆婆是‘中国好人’,我也要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程静说。

  近年来,汉滨区大力弘扬孝义美德,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文明乡风赋能乡村振兴。汉滨区深入挖掘“流水谢氏”“大河康氏”等家规家训,开展“讲述我的家风情怀”活动,定期举办“孝义家庭”故事分享会、“孝义”思政课、“孝义之星”评选,在家庭、学校、社区营造浓厚氛围,引导广大群众弘扬传统美德。2023年,全区共开展孝义主题道德评议420场次,评选表彰区级“孝义之星”“孝义之家”530余人(户)。

  汉滨区吉河镇福滩村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暨道德评议会,集中表彰各类先进。“谁都有父母,谁都会老,奉行孝道是做儿媳的本分。”4月3日,在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第一季度道德评议会上,孝老爱亲先进典型张修菊说。

  结合乡村文化振兴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改善,汉滨区还将孝义文化打造成全区重要文化品牌,培育孝义善举。

  近年来,当地组建了由干部、医护人员、教师等组成的“孝义志愿服务队”,开展送件取物、健康体检、社保缴纳等便民服务,同时实施省级诚信示范区、信用村镇、信用单位和无讼村(社区)建设,大力弘扬孝老爱亲、重诺守信、见义勇为等善举。

  以孝义善举为引领,汉滨区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目前,全区成立志愿服务组织722个,2023年开展“孝义新风进万家”“厚德汉滨”等主题活动2000余场次,参与群众10万余人。

  为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汉滨区还大力发展养老产业、银发经济。

  汉滨区老城街道培新街社区去年11月开办了孝义食堂,目前运营已经进入正轨。社区党委书记周明华说:“现在,每天在孝义食堂用餐的老年人有30多人。”

  孝义植于心,文明践于行。汉滨区以孝义美德为引领,丰富养老助老载体,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2023年,汉滨区江北街道前张岭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5家养老机构入选全省首批旅居养老基地名单。(通讯员 周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