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 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十百千万宣讲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地方传真 > 安康 > 正文

汉阴县:劲吹文明风 满城皆新景

时间:2024-05-14    来源:安康日报    责任编辑:张欣慧

  乐善好施暖人心,孝义善举润汉阴。近年来,汉阴县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完善深化孝义善举常态化机制,形成党建引领、政府主抓、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工作合力。持续在全县开展家风家训示范引领,道德模范、汉阴好人、最美志愿者、学雷锋标兵等评选活动,挖掘培育各类先进典型,形成了人人争当文明汉阴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孝义善举之风吹进了千家万户。

  “安康好人”李双,一个在汉阴公益慈善服务事业上响当当的人物。作为汉阴县“山里的花花”支持教育志愿者协会会长,13年来,她坚持不懈地献身公益,先后为四川大凉山和陕南秦岭山区1万余名贫困儿童送去价值700万元的冬季温暖包。

  近年来,李双携手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为汉阴县10所幼儿园4830个孩子每天都能免费享受“一个鸡蛋的力量”项目赞助支持,三年来合计为4830位师生免费送去价值150万元的鸡蛋。

  无独有偶,同样热心于公益慈善事业的刘信建,也是群众点赞的道德模范。作为汉阴县城关镇双星村村医,在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工作岗位上,20年来,他全心全意为近3000名村民服务,深受村民爱戴,先后个人出资10余万元助力卫生健康和助老扶弱公益事业,2023年被表彰为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家门口有“诗和远方”,更有孝义文化。近年来,汉阴县厚植孝义文化,将精神文明建设与基层治理捆在一起抓,深入开展孝义文化大宣讲、善人义举大宣传,大力宣扬诚实守信、孝老敬亲、见义勇为正能量,推动崇德向善锦绣汉阴“孝义文化进万家”,引领乡风文明持续向好。

  5月3日,三元村三组村民刘小丽在道德银行超市,用积攒的6个道德积分兑换了1个水杯和2瓶洗洁精。“今年一季度,我被评为村里的‘生态环保最美志愿者’,今后我还要争取获得更多的道德积分。”兑换完物资的刘小丽显得很开心。

  “2019年开始,村里开设道德银行超市,实行道德积分兑换生活物资活动,从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等方面细化分类、量化赋值,对村民进行‘一户一档’积分制管理,每季度开展道德评议会进行积分,评选道德模范,有效激发了村民文明向善动力,村民主动投身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识更强了。”三元村党支部书记陈忠秋说。

  中坝村是汉阴县人口第一大村。2021年,该村结合村情重新修编了“一约四会”制度,在充分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建立健全了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并创新实施了五义、四讲、三热爱文明实践品牌项目,通过群众会、院坝会、小组会等形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弘扬优良家风,抵制陈规陋习,构建了“人人参与、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目前,全县141个行政村全面推行“映前三讲”和“百姓讲堂”,积极开展文明新风传播和群众性教育,通过向村(居)民讲述身边真实发生的孝义善举故事,让学典型树新风成为全民时尚。各村充分利用广场围墙、民宅墙壁等载体,采用喷绘、手绘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创新性打造“孝义善举文化墙”,扮靓乡村“颜值”,提升乡村“气质”,在教化群众上增强感染力。

  劲吹文明风,满城皆新景。如今的汉阴,乡村院落景致宜人、花草芬芳,清廉村居的宣传标语和文明新风文化墙随处可见,处处洋溢着孝义善举文明新风,崇德、明礼、守信、善行已成风尚,百里汉阴正在描绘文明富足的美丽家园新画卷。

(通讯员 张辉 张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