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论坛 > 案例故事

浅谈粮食审计中如何发现隐匿的溢余粮销售收入

来源: 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4-05-09 字体:[ ]

在国有粮食企业审计过程中,笔者发现国有粮食企业可能存在隐匿收入的情况,而这种隐匿收入通常来自溢余粮的销售所得,且溢余粮形成的隐蔽性使得额外收入难以发现。下面笔者简单谈谈如何在审计中发现隐匿的溢余粮销售收入。

首先需要明确溢余粮的形成原因,通常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一是记录与实际储存的粮食重量不符形成的溢余粮,工作人员在收购粮食时进行称重可能仅记录整数重量,忽略了小数部分,导致入库单的数量统计缺少这部分重量,或者是在收购结算时因粮食本身水分和杂质超标而扣除了一定重量,但之后经过烘干处理,实际重量增加,从而产生溢余粮;二是由库脚粮形成的溢余粮,因为存储在粮库底部的粮食相对潮湿,买方可能会将这部分粮食付款后不装上车留存给粮食企业,长此以往积少成多从而形成溢余粮;三是在收购粮食时,由于粮食价格较低,实际入库时可能记高粮食价格或记低粮食数量和质量,从而造成实际粮食数量比账面上多的情况。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一看粮食数量。要查阅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账、库存商品明细账和相关台账资料,检查粮食销售数量是否与出库单对应,是否存在仅有收入却无对应出库单、仅有出库单但在保管台账上没有记录、数字金额账上的营业成本不为零但数量为零的情况。

二看销售对象。关联分析银行回单收款人、合同签订人、企业负责人等信息,重点关注是否存在销售合同的收购方与收款人不一致的情况、是否存在虚构的收款人。

三看收购价格。分析比对粮食收购结算确认单、品种的认定、质量评估、入库单、银行回单等相关材料,找出入库单与结算单不一致、结算单与银行回单不一致等疑点数据,重点关注是否存在收购时按低等级付款,入库时按高质量的价格记账从而产生价差。

四看运费发生。只要有销售和收购就有运费发生,运费单中包含的粮食品种、数量、交易地点等信息可以对应到数量金额账,从而锁定是哪笔交易,对应不到时则可能是溢余粮的销售。重点关注是否存在有运费而无出库单或者入库单的情况。

五看账务处理。重点关注递延收益和资本公积、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等科目。以前年度未及时确认的收入可能在往来账上,从而转入递延收益或者资本公积;也可能会转入预付账款从而与当年发生的交易混在一起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注意比对预付账款金额与主营业务收入发票金额,检查是否存在发票金额小于预付账款的情况。

如东审计局 杨世榕